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五斗米道的特色(五斗米道又叫什么道)

导语:五斗米道的南方分支

“天师道” 即五斗米道。“南天师道” 指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天师道,以别于北天师道。南朝初期的天师道组织涣散,科律松弛,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刘宋道士陆修静在这种情况下,继寇谦之之后,对南方的天师道进行了改革。他整顿了道教的组织形式,进一步健全了三会日制度;整顿了名籍混乱状况,加强宅录制,完善道教组织;还完善了道教的科仪规戒,对道教经典进行了分类整理,这些改革整顿扩大了道教的影响,使道教在南方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三会日制度是早期道教加强道官与道民统属关系的制度,规定在三会之日道民都要到本师治所去参加宗教活动,向本师申报家口录籍,道官向道民宣讲科戒等。但这一重要制度在三张之后逐渐废弛,使道教组织制度涣散。陆修静对此加以重申,使道教组织重新得到加强。他加强宅录制,禁止道官各自自行拜署,健全道官晋升制度。他还依据灵宝斋法及上清斋法等,制定道教斋仪,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斋醮规仪,如九筹斋十二法的斋醮系统,使道教的斋醮仪式初具完整的体系。陆修静对道教经典的整理,是按照“三洞”分类经书,编撰了《三洞经书目录》,这是中国道教史上第一部经书目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以后道经的编目和成藏都以三洞分类法为基本原则,补充以“四辅”。这些改革不但使道教进一步发展,而且也得到了统治者的日益宠信。学术界通常把陆修静改革后的南方天师教称为南天师道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