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迷恋心理学情结
受害者迷恋心理学情结
受害者迷恋心理学情结指的是人们对于感受到虐待、掌控或者压迫后的一种特定心理反应,即迷恋与被伤害者身份相关的情感、状态、或者某些专业术语归纳的“增值效应”。这样的情结不仅存在于被家庭暴力、社交欺凌、性侵害等身体或者心理创伤的人身上,有时候也在社交媒体尤其是“直播”或者“网红”领域,甚至在政治、历史故事中显现。
首先,从受害者角度分析,多种原因会让受害者陷入迷恋心理学情结。一方面,受害者可能感受到被关注的“重要感”。他们从阴暗之中被突显出来,开始成为家庭、社交圈、新闻媒体等关注焦点,承受着瞩目以及养育方面的期望与呵护。另一方面,被掌控或者感受到掌控者的强势表现,有可能让他们在内心构建起“禁忌幻想”或者“情感执念”,并且尝试通过跟随、同理、幻想等方式来满足这些幻想和执念。更为极端的情况是,受害者可能真的无法自拔,对于虐待与失衡的处境甘之如饴,或者试图通过“借宿者上传”式的自我排解达到某种疏泄安慰。
其次,可以从行为心理学上探讨受害者迷恋心理学情结。心理学家发现,人的行为常常会被不自觉的心理本能驱使。在心理学中,有一种叫做“保持一致性”的基础理论,意思是说,在两次相互矛盾的行为中,心理会自我保护地选择一种行为,让自己在行为上与之前的自己保持一致。所以,当受害者已经被嵌入受害角色时,一方面要感受到“慰籍”和“认同”,另一方面也会尝试通过“财富效应”、“社交效应”、“网络效应”等渠道来证明自己处于一种受苦与荣耀的交织中。这种心理自我“验证”可以赋予受害者信念和勇气,但也可能导致同龄人、家人、疏远等社交环节的疏离和压力。
第三,社会、媒体以及文化本身也会塑造受害者迷恋心理学情结。现代社会,媒体和文化以“受害者”为原型,塑造出一系列的英雄人物、主题商业形象、名人励志故事。这些角色或者故事,宣扬着应对挫折、逆行而上、勇敢面对人生的精神。对于一些受众群体,这种信仰与价值观符号,甚至被理解为一种“时间机器”或者“百宝袋”。但事实上,“受害者”这一群体,还无法在一开始的情境中选择自己的处境和人际关系,或者合理地与对方沟通摩擦。他们只能在萦绕的疼痛与挣扎中选择迷恋,而无法选择“财富承诺”们描绘的“更好未来”之类。
总之,受害者迷恋心理学情结是一种物化、片面和危险的心理状态,在治疗和自我改变中,相关群体需要认识到人生不只是受苦和挣扎,而是有机会寻求支持、带着信仰和热情前进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系统,也需要真正正视各类人群的需要和潜力,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全面落实多元平等的教育以及城市治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