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油里的谷维素是什么(稻米油谷维素含量高达多少)
导语:稻米油里宝贝多了,凭啥你“谷维素”出镜率这么高?
你吃过稻米油吗?
如果你买油也习惯货比三家的话,会发现稻米油有点与众不同,它含有一种独特的营养成分——谷维素,这在其他油中都非常少见甚至大多没有,而且不同的稻米油谷维素含量也天差地别,有几百、几千的,也有一万以上。
这个“谷维素”到底是啥?谷维素只有在谷物(及其制品)中才有,主要是稻米,甚至水果、蔬菜中都没有。
稻米加工时,先将稻壳除掉,得到糙米,然后再将糙米皮层碾除下来,这部分糙米皮层就是常说的米糠了。
多年来,在许多人眼里,米糠就等于饲料,是低级的、粗制的……
着实冤枉啊!
其实米糠才是稻谷籽粒的精华所在。它集中了稻谷60%以上的营养成分,富含饱和脂肪酸、低过敏性蛋白质、膳食纤维、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可溶性多糖及角鲨烯等生理活性物质,谷维素也藏在米糠里,营养价值不可小觑。
图 | 参考文献
在用米糠榨油时,谷维素随油流出,于是,稻米油里面有了谷维素。它是甾醇类阿魏酸酯和其他类阿魏酸酯的混合物,在稻米油中含量在1.5%-2.9%之间。
谷维素,它牛在哪里?关于谷维素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3年,日本土屋知太郎等人在对稻米油的研究中,发现并提取了谷维素(没错,先有了稻米油,然后人们才发现了谷维素)。
当时发现谷维素能够促进动物的生长,定名为oryzanol,中文名为谷维素,意即稻谷中一种新的“维生素”。
随着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人们发现谷维素具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临床价值,特别有益于人体健康,简直就是个宝藏营养素。目前,谷维素的应用已经遍及医学、食品、化妆品等行业。
在食品中,谷维素主要发挥优秀的抗氧化作用,可作为一种天然优质的食品抗氧化剂。近些年,日本很看重谷维素的营养性和抗氧化的作用,较多地把谷维素应用到食品中去,而且认为谷维素的优点远比维生素E多。而富含谷维素的稻米油在日本等许多国家也是颇受喜爱。
从以前“无人问津”到如今“餐桌上的常见油”,在稻米油的逆袭之路上,谷维素可谓功不可没!
同样是稻米油,怎么谷维素差异这么大?既然谷维素是个宝,那消费者自然希望它在稻米油中含量越多越好。但是市面上见到的稻米油,谷维素含量往往差别很大,可能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这种差异一是取决于稻谷的种类,二是取决于稻米油的加工工艺。
尤其是后者,对谷维素含量影响很大。
在油脂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食用油的商品功能和储存品质,必须进行精炼处理,精炼的目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量保留可贵的营养物质,同时能较大程度地降低和消除杂质和有害因子,比如磷脂可能会使油品浑浊、加速油脂水解酸败,烹调时发黑变焦,影响食物色香味等,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脱除。
适度精炼的稻米油颜色会稍偏深黄一些,也会保存下来大量的谷维素。
而如果加工过度,那精华和糟粕可就全都毁了。本来已经精炼好的油一脱再脱甚至三脱,恨不能脱成水一样无色无味,就追求个“精而纯”。这种油不仅去掉了杂质,也丢失了多种微量营养素和有益的植物化合物(谷维素就是这样被瘦身的),更有可能产生新的危害因子,比如反式脂肪酸等,可谓既不精,又不纯。
为什么还有企业对加工这种油乐此不疲呢?
正是因为市场对此有所需求,有买才有卖。
当前,我国食用油的消费存在一些误区,其中之一就是盲目与国际接轨,推崇“精而纯”的油。西方人吃油主要是用在色拉和凉拌,因此比较追求无色、无味。但是中国菜讲究煎炒烹炸等,用这种“纯净水式”的油没多大意义。而某些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却养成了选油向外看齐的习惯。有些生产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偏爱心理,选择了过度加工、反复精炼。
在这种消费观念的驱使下,消费者多花了冤枉钱,买到的却仅仅是“感官上的精品”,与营养学观念背道而驰。
现在,知道了这些,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可做出一些改变,除了要考虑油的颜色和风味,更要以营养价值为先,才能反过来影响生产企业向着适度加工的方向改善,打破过度加工的怪圈循环。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谷维素可以看成一个指示标杆。合理推测一下,谷维素保留多的稻米油,其他营养物质大概率也会保存得比较好。
因此,选稻米油,认颜色不如认谷维素含量。
本文内容由小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