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孩子咬人出血了怎么办(孩子咬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楼下的小男孩涛涛很喜欢跟婷婷玩。正好婷婷放暑假了,没事也愿意带着他玩一会游戏。这天,他们在家里玩泡泡水。

婷婷很喜欢玩泡泡水,每次去外面玩都要买,后来她自己看书的时候,看到自制泡泡水的方法,就再也不用买了,每次都自己做,还特别有成就感。

他们两个在家里玩泡泡水,婷婷吹出大大的、不易破的泡泡,涛涛追赶着去拍打,两个孩子玩得很开心,我也就不去打扰他们。

突然,婷婷生气了,大吼一声:“你怎么回事好讨厌!”

我连忙从房间出来,看发生了怎么事。只见婷婷横眉冷对着涛涛,涛涛在一旁低着头,不说话。

看我出来,婷婷说:“妈妈,涛涛咬我的手!”连说边把手臂伸到我眼前,我看到有一个浅浅的牙印。

涛涛虽然是男孩,还不到3岁,平时经常来我们家玩,看起来挺乖巧的一个孩子,也没有见他有侵犯性行为,为什么会突然失控咬婷婷呢

心理学家认为,咬人和吸吮一样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

不仅仅是幼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青少年在思考的时候会咬笔头,很多青少年或成年人在激动的时候,也会下意识的咬嘴唇、咬指甲,这都是咬人反射的表现。

一般来说,孩子咬人包括这几种情况 :

1、孩子长牙时牙龈又痒又痛

孩子长牙时,因为萌出前的乳牙在压迫牙龈神经,孩子的唾液量增加、会流口水、喜欢咬硬的东西,会将手指放入口中或咬妈妈的乳头等,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还记得婷婷十个月左右,还在实行母乳喂养。那时候她的大门牙快要萌出,每次母乳的时候,小家伙喝到最后都会咬我,痛得我哇哇大叫,恨不得一巴掌打过去。可是小家伙还看着我傻笑。后来赶紧给她买了磨牙棒,没过多久,她的大门牙就长出来了。

2、孩子的口腔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而出现的补偿性反应

孩子在半岁左右,口腔敏感期来临,这时候他们会表现得爱吃手,什么东西都会放口里吃,也会咬人……

有些家长不知道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尤其是新手妈妈,觉得孩子吃手或把别的东西放嘴里咬,很不卫生,就会制止孩子的行为。这样就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得不到满足。

婷婷小时候,这一敏感期就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后面她上学了,我也经常见到她把大拇指含在嘴里吸吮。

3、孩子咬人是在表达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

再小的孩子都有情绪,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也不清楚如何处理,更不知道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所以,当孩子无法认识和管理自己情绪的时候,他们就会出现类似动物特性的咬人现象。

涛涛和婷婷玩泡泡水的时候,很开心,太过投入,可能无意中就发生了咬人这样的行为。由于涛涛年纪还小,不到三岁,所以他还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好坏,并不知道咬人会给姐姐带来伤害。

当孩子出现咬人行为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满足孩子口腔味觉和触觉发展的需要

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父母要尽量满足他口腔味觉和触觉的发展需要,及时给孩子准备软硬不同的食物,甚至可以准备一些能够咬的东西,让孩子尽情去感受。

2、给孩子提供较硬的食物

孩子8个月左右,就有可能长乳牙,有些孩子甚至更早,6个月左右就开始了。这时候,父母可以帮孩子准备一些比较硬的食物让他练习咀嚼,比如磨牙棒或者磨牙饼干。

3、帮孩子认识情绪,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孩子出现咬人的行为时,不要责怪孩子,而是要告诉孩子这时候是一种什么情绪。比如,当孩子因为心情不好而咬人时,要询问他现在是不是很生气,让他知道生气是一种情绪,并且要告诉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生气这种情绪,而不是咬人。告诉孩子可以画画,玩玩具等,通过别的来转移注意力,从而缓解情绪。

孩子咬人不一定是恶意攻击行为,家长遇到时,一定要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着急生气,更不要因孩子的情绪,引发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把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美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