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中耕中耕为什么还是中耕因为中耕是棉花(中耕是啥意思)

导语:中耕,中耕,为什么还是中耕?因为中耕是棉花苗期管理的重头戏

在棉花种植的多年实践中可以看出,棉花是中耕作物,在生育过程中,棉田管理的中心内容,其中的中耕除草是一个重要环节。棉区曾流行着一种谚语:“种棉无他巧,中耕勤除草”,充分说明了中耕的重要性。

在棉花的苗期阶段,广大农户们应更加注重中耕工作,中耕时如果掌握火候,做到早中耕,多中耕,勤中耕,消除地面杂草,有利于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通气,对促进棉花幼苗生长和减轻苗期病害,促使棉花生长良好从而获得早熟增产有显著作用。

群众所说的“早中耕地发暖,勤中耕地不板,透中耕地发暄,匀中耕根舒展,深中耕旱涝双保险”和“棉花锄八遍,结桃如蒜瓣”以及 “种在楼上,收在锄上”就是这个意思。

中耕如果对棉花生长和丰收没有好处,那咱们农户可就不干了,您说是不是?那这里就给广大农户具体介绍一下棉田中耕的四大好处:

一是能够使土壤表层疏松,间隙加大,天旱时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遇雨后能接纳较多水分,土壤过湿时中耕可以晾墒,能调节土壤水分,保墒防旱,散墒抗涝。

二是能尽早消除播种时机械行走和人员踩踏形成的板结,改善土壤透气情况,经过阳光照射,能够较快地提高地温,降低湿度,改善棉株营养条件,并能促进棉花根系呼吸作用。

三是可以消灭杂草,避免杂草争夺棉田的养分和水分,减少养分消耗,增强棉苗的抗病作用,并能减少棉花害虫的中间宿主,减轻虫害的发生蔓延,有利棉花正常生长。

四是棉花苗期往往会有多种病害发生,轻者晚发,重者死亡。从出苗到5月下旬如遇阴雨天气,则更会加重病情,中耕能提高地温,并能减轻表层土壤的湿度,不但能使棉苗发育壮健,增加抗病力,同时还会抑制土壤内病菌的蔓延滋长,能减轻苗期病虫害。

在这一点上,广大农户都有共识,那些经过中耕的棉田,由于土壤疏松,增加了吸收阳光的能力,地温要比没有中耕的为高。苗期病害的发生是多种不利环境条件造成,种子本身的抗逆性、低温、高湿等都是苗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说靠近棉苗根部由浅到深的进行中耕,是效果很好的农业防病治病措施。深中耕不但对防治苗病有特效,而且对促进主根下扎,防止后期早衰也有特效。

棉花中耕作业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幼苗期、2苗期、3蕾期。

1、幼苗期。在此阶段,因为棉苗小、抗性差,风吹雨淋就会死苗、烂芽,此时中耕有疏松土壤,流通空气,提高地温。棉花早春温度低,及时中耕松土,可以提高土温,有利于根系下扎,促进棉苗健壮生长。(中耕深度为18—20cm)。

2、苗期中耕有益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土壤的有效养分,改善营养条件。同时还有调解水分,防旱、保墒,促进棉花生长。中耕松土以后,破除土壤板结。促进棉花稳健生长。(中耕深度为23—25cm)。

3、蕾期是棉花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中耕有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达到蓄水保墒的作用,有时在滴水过量时,中耕松土又可以是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促使棉花良好生长。同时中耕有防除杂草,棉花大行较宽,容易长草,在中耕过程中可以彻底清除大行杂草,有利于促进棉花生长。(中耕深度为18—20cm)。

因此,中耕的时间应根据土壤条件、气候等因素而定,一般雨后不久就要及时中耕。中耕的次数应以保墒、除草、干旱、地温而定。

对于棉花苗期中耕这个环节,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棉花中耕以多少深度保墒促苗较好呢?

棉花苗期中耕对土壤保墒有良好的作用,一般是中耕较深的比浅的好,但过深了又会伤苗,所以中耕深度、耕宽都要把握好,并且在实际的中耕作业过程中,尽量做到深浅一致,到头到边,无隔墙、无漏耕、无埋苗、无铲苗、无拉膜现象发生。据试验,棉苗长到1-2片真叶时,在同一块棉田进行不同中耕深度试验,三天后测定保墒效果,结果说明深中耕比浅中耕保墒效果好。

棉花在不同生育时期的中耕深度要求也不尽相同,应随着棉花的生育进程由浅到深再到浅而变化。棉花花铃期中耕与蕾期相反,宜浅不宜深,否则会伤根,导致后期早衰。

本文内容由小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