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敖字左边(敖的左半边读什么)

导语:说文解字:“敖”字左偏旁有个青字头,应该是“出”字的隶变

敖,是一个会意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样子,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但偏旁部首的些微变化,却使得造字时的本意无法得以直观体现。

敖字左偏旁里的青字头本来应该是个“出”

敖,是一个古老的字,甲骨文中就有。

从甲骨文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又从隶书演变到现在的写法,其偏旁部首也发生了三次演化,但现在的写法却不能直观的表达字的本意了。

(一)造字时的表象。敖,古人在造字时,就是一个头戴羽饰的人,手拿一种器具,手舞足蹈的样子。这多半是一个在祭祀活动上舞蹈的巫师,才有资格和能力戴那么华丽的羽毛头饰,他手里拿的也就应该不是一般的器物,而是一种法器吧。

从古人造字的意象来看,敖,就是游戏、漫游之意。所以,最早的甲骨文写法,左偏旁就是一个头戴羽饰的人形,右偏旁则是一个拿着器物的手形。

(二)小篆的写法。可能是受到石鼓文的影响,从金文向小篆过渡过程中,敖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左偏旁意象化的人形,头上的羽饰变为“出”字,“出”下边也变成一个人形的“方”字。小篆中的出,有两种写法(如下图),第二种类似现代的写法了。

这样一来,这个字就直观的表达了出游、漫游的意思。

(三)隶书的写法。敖字在隶书的写法跟现代的结字完全一样,也就是说,敖字现代的写法从汉代以后就定型为现代的写法了。

但是,我感觉,这个字现代的样子,左边偏旁里的“青字头”从意义上说不通,它应该是“出”字在隶变时的讹写。隶书本来就有简化部首的问题,有些虽然成为定式,却明显是一种讹误。左偏旁的组合,其实还是一个“出”加一个“方”,这个“方”还是从人形意象演化而来。

右边的偏旁,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反文”,其实在隶书里是有个小赘笔的(如下图左例字),就是下边那个类似“又”字的写法,是从小篆的右偏旁演化而来,现代书法写作反文,也是这个偏旁的草书化写法。

结语

敖,是一个常用字,它在意义上通遨。其实,骄傲的傲字,也与这个字有关,是敖字加一个人构成的,表达的就是散漫、傲慢之意。

敖,还可做姓。比如《西游记》的龙王敖广,大概蒙古草原上的敖包也与此有关,也可能是音译,不去考证了。

本文内容由小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