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高一成绩在高考中所占的分量(高一成绩对高考有参考价值吗)

导语:高一决定了高考成绩的上限,做好以下三点管理,别输在起跑线

经历了三届高考生,对于学生成绩更直观的感受是高一高二决定了高考成绩的上限,高三决定的是高考成绩的下限。很多高一高二没好好学习的孩子们,即使在高三足够聪明和努力,也往往只能维持住本科线上的水平,而在高一高二就足够努力,成绩也名列前茅的孩子,不仅打好了夯实的地基,更为高三冲刺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去解决疑难题、弱势科目,才能让总分不断突破。

那作为班主任,在高一阶段应该如何管理和引导学生呢?我总结了以下三点——“抓、改、引”。

一、狠抓基础,形成规范

很多孩子基础公式不背,基本解题方法不熟练,以至于上了高三之后,无法应对更为综合和灵活的题目,即使绝顶聪明也无处展现,所以在高一高二要着重打好基础,要对基础内容和方法做到足够熟练和清晰。而大部分学生其实都自制力差,容易向困难低头,所以需要老师不断去“抓、拧”,“备、练、批、辅”严格落实。那作为班主任老师,不仅要顾好自己的科目,更要从旁协助好任课老师,拿出“班主任的权威”,对于不认真完成的学生,从严打击,保证班级的基本纪律和规范。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上课:保证好纪律,学生不走思,不聊天,认真配合老师完成课堂教学,勤做勤思,养成良好听课习惯;

“四零”自习:零抬头、零交流、零走动、零拖延

作业:按时上交,保证质量;

疑难题:当天不会的题目必须去问老师解决;

检查:当天各科笔记、基础公式和题目。

以上工作内容需要形成规范,检查到位,奖惩有度,绝不姑息,要让学生有一个感觉“我的班主任老师很“轴”,如果不完成,她会跟我没完没了的”,那工作就达到了效果。

二、改掉错误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是关键

高一的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是有问题的,他们不会学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更缺乏持之以恒的坚持,所以班主任老师要告诉孩子们如何去听课、学习,带着他们一点点改正学习、听课方法,并且持续进行监管。只有解决了本质问题,提高了学习力,才能提高成绩,而这点需要班主任老师认真观察,细致耐心的教导。

比如:听课不专心、老师刚讲完的话,让他复述,学生答不上来;听课不动脑,不会的题目,应该在老师每一句的引导中去主动思考、找线索,如果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提早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最好的,而不是只做一个被动接收者。做练习时动笔要快,而不是先拖拖拉拉找纸和笔。诸如此类的学习问题,只要大家认真观察,会发现更多,都需要班主任老师从旁指正。

三、目标引领、提升行动力和向心力

学习本质是一项比较枯燥的活动,如何引导孩子们去持之以恒的坚持,是需要智慧的。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提升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目标,都可以对学习起到激励的作用,不断的提升行动力和班级向心力。

高考是三年的战斗,并非一年的号角,只有认真努力,踏实前进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本文内容由小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