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社会中的君子俗谚语有哪些(民间社会中的君子俗谚是什么)
导语:民间社会中的君子俗谚
“君子”一词具备多重道德内涵,常与优秀的人品、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修养、文明的礼仪、端正的态度、举止有度的行为习惯等公民素质联系在了一起。
孔子倡导君子人格,使之成为上至庙堂,下至民间,历代中华民众都非常认可和崇尚的道德标杆和价值追求,使得君子人格不仅是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的道德精髓,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道德榜样,中华儿女安身立命的精神基因。
关帝是中华民众顶礼膜拜的英雄圣贤,其忠义诚信的君子风范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关帝曾说:“人生天地间,无终始者,非君子也。”关帝忠义参天,不忘初心的高尚人格,为中华民众践行君子风范带来了标准样板。
在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对君子风范的推崇和推动下,中国民间社会出现了不胜枚举的君子俗谚,如指导民众树立正确价值观、思想观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如指导民众行为处事,端正品行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不重则不威”。
如指导民众修身养德、树立优秀人格人品的,“君子有成人之美”,“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如指导民众知恩图报,恩怨分明的,“有恩不报非君子,见死不救枉为人”,“恩怨分明真君子,见义勇为大丈夫”,“君子记恩,小人记仇”,“君子不记小人过。
如指导民众诚实守信,注重信誉的,“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如指导民众结交良友,亲贤远佞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宁给君子提鞋,不跟小人同财”,“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君子断交,不出恶声”。
如指导民众坚持正确义利观的:“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以义取利真君子,义内生财大丈夫”、“君子不怕明算账,小人贪恋不义财”,“义以动君子,利以动小人”。
如反映人们群众生活志趣、处世态度的,“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手不悔大丈夫”,“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先小人,后君子”,“君子动口不动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这些民间社会耳熟能详的俗语谚语,有的从儒家经典,文史书籍,圣贤语录中直接传承,有的则是根据君子文化内涵结合生活实践化用而来,反映了君子文化的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孟子·尽心上》中云:“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君子之道,上合天道,下配地德,顺应民情民心,百姓“习用而不察、日用而不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熏陶和浸染中华民众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工作、事业、爱情、婚姻、教育、家训等方方面面。
儒家君子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做人的学问,是修身立德,端正人品,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方式和途径。现实社会中,人人按照君子的道德标准为人处世,人人皆可成为君子。
孔子在《论语》中讲述君子之道的行为准则:《论语·尧曰》中,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文圣孔子赋予了君子周全齐备的文化内涵、素质修养、道德操守等理论指导体系,使君子成为了中华主流文化儒家思想的道德人格载体,武圣关公对君子人格的践行和知行合一,使儒家君子文化内涵从此具有了高度的道德自觉性、道德实践性和道德普适性价值。
民间社会包罗万象、丰富繁茂的君子俗谚,恰恰成为了君子文化从庙堂走向民间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馨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