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的意思(高考移民现象)
导语:揭秘古代“高考移民”真实面目,开此先河的竟是唐朝大诗人王维!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下午好,我们之前来谈一个事实上贯穿古今的话题——高考移民。众所周知,古代的“高考”——科举,虽然在很多方面、内容都和如今的高考截然不同,但二者却都要求考生应在原籍参加考试,且各地区录取指标均不相等。
从隋朝设立科举制度开始,此后的历朝都明令要求考生在户籍所在地应试,不然会被朝廷认为是“冒籍”、“寄籍”参考,一旦查出,轻者丢官重者入狱。不过有些朝代也出了一些指导意见,允许部分满足条件的考生跨地区考试,比如宋朝就规定:考生家庭如在当地有田产,则可就地参加考试。
先说说开此先河的大诗人王维,他本是蒲州籍贯,按理该在蒲州参考。不过王维的父母从小就给他报了音乐兴趣班,结果弹得一手好琵琶的王维获得了当朝公主的垂青,经过相关打点,遂顺利参加京兆府的考试并取得功名。
有了成功案例,生于河南、祖籍山西、户籍陕西的白居易也不甘落后,直接跑到安徽宣城(没错,就是出产宣纸的宣城)参考,结果获得了进士第四名的好成绩,简直乐开了花。
当然也有倒霉的,比如南宋时期的章仲衡。他本来应当在处州报考,但是一个州的录取名额只有区区4名。经过多方打听,章兄听说临安府有100个录取指标,于是回家和父亲一合计,直接将他过继给了住在临安的亲戚章谈。考中进士没多久,这位倒霉的考生就被别人给告发了,进士身份被朝廷取消不说,还白认了一个爹,一时传为笑谈。
到了元朝,经常有汉人跑到蒙古人、色目人聚居地参考,结果导致中进士的基本全是汉人,对此蒙古人也是无可奈何。明清两代有不少失败案例,也有一些成功的。和现在一样,清朝一位爱子心切的老父听说京城子弟容易考中,就前往顺义县,直接掏钱买了一间破房,两个儿子于是摇身一变成为京城人,结果大家应该能猜到——兄弟二人都考中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录取率差别让这些人对当“科举移民”趋之若鹜呢?唐代柳宗元写文曾抨击京城的指标比数百个郡县的总额还要多,宋代欧阳修则向皇帝反映情况,东南地区的进士率是百分之一,西北地区却是十分之一以上。
从宋朝到清朝,对异地参考的规定越来越严,检查审核措施越来越多,每一名考生还要针对本人户籍进行签名担保,但这些政策仍是治标不治本。毕竟轻松考取功名的诱惑足以让这些考生想尽一切应对之策。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