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读第二性人会有变化(如何读懂第二性)

导语:当我们还在读《第二性》时,就像生活中找到了拐杖 | 品书录

邱 林

一个国家就像一条船,在漫无边际几乎静止不动的水面航行,水面之下便是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变化多端。波澜不惊的文化河流承载了法兰西民族国家的这条大船,也决定了法国产生过众多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女哲学家西蒙娜·波伏瓦(1908-1986)就是其中之一,她的代表作《第二性》至今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前不久,我为了撰写传记《成为波伏瓦》(英国作家凯特·柯克帕特里克著)一书的书评,阅读了波伏瓦撰写的经典之作《第二性》。至今,我都记得当时感受到的震动和共鸣,该书中的很多段落让我有如见到一束光,把我自己难以描述的生命体验和生存境况照得清清楚楚。

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可以从女性的角度去描述世界,以前我对此并没有那么清晰的认识。此次阅读,至少引起了我对女性学说或是“女性何以成为女性”这些问题的好奇心。如今,当我思考波伏瓦的一些问题,也会发现她的踌躇满志与自我怀疑,意气风发和万念俱灰,求知若渴和恣情纵欲。

让波伏瓦纵情一生并且不断反思自己人生的,正是她的哲学理念。用波伏瓦自己的话说就是:“哲学和生活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哲学的选择。”我们所熟知的那个女性主义图腾式的人物,那个拒绝婚姻的独立女性其实也有过青涩的恋爱经历,也有过普通人的挣扎和痛苦。

考虑到波伏瓦审慎的性格和深思熟虑的习惯,我从《成为波伏瓦》中发现,她在少女时代就已经立志要成为一个哲学先驱。她也早就意识到,想要成为一个哲学家,就意味着要背离很多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角色。少女时代的波伏瓦曾因苦恼于该如何平衡自己的哲学理性和澎湃的情绪,而向自己的老师让娜·梅西耶求助,她的老师鼓励她把情绪看作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波伏瓦求学时,她也接受了和男性相同的教育,二十几岁就取得了和男性一样的成绩以及经济独立。对她而言,完整性意味着可以自由出入男性世界,平等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并取得同等成就。波伏瓦介入了她那个时代几乎所有重要的智力创新和政治活动,成为一个和法国哲学家、波伏瓦的终身伴侣让-保罗·萨特并驾齐驱的存在主义领袖。

在她生前,她被媒体称为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重要推手,她的所作所为更是为后来的女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女性主义圈子里,波伏瓦被奉为一个理想榜样。她的存在象征着可能性,作为一个女性,能够不顾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为了自己,不受成见和偏见约束。

“解放女性意味着不再把她禁锢在与男性的关系中,但并不是割裂这种关系。”这是波伏瓦在《第二性》里提出的观点,但有人批评波伏瓦说她是用一种超越性的视角看待性别问题。包括她自己也说过,“克服女性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忽略它”,称希望人们不要将她“固定在女性主义的混凝土块里”,直到晚年才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有人因此甚至批评波伏瓦“厌女”。

平心而论,波伏瓦对“第一性”和“他者”概念的论证极具价值,向人类社会揭示了两性主从地位而非对立对等地位的现实。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是因为男权社会要求女性变成他们想要变成的样子,因此女人才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几千年的固化思维,男性天生觉得女性就是这样,可惜的是女性也觉得理应如此。

如在中国,其传统的观念会认为女性就应该待在家里,这不仅会影响女性的社会适应能力,也会让女性在道德上受到更严苛的对待。更何况,女性存在之附属地位是自文明以往就如此的,不管东方还是西方,所以,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剥离出来。女性理性回归到生活层面、个人意识层面,还需要非常大的契机和持久的自省。

几十年来,世人看待波伏瓦的方式,也并不像她自己所期望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我们还在读《第二性》的时候,就像在生活中找到了拐杖。因为《第二性》有着强烈的回响:如在对女性的能力进行评价时,男性并非公正无私,他们是有利益偏好的。波伏瓦的分析清除了她的读者观念中残存的认为男性对女性的权威是神圣和自然的观点。

波伏瓦当年推出《第二性》,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不断地向这个世界打开,这个打开,首先通过自己的写作,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东西记下来,并不断地突破自己。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想让世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女性生存权。在爱他人的过程中,要尽最大努力爱这个世界。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彤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