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忙碌了一天却没干成多少事情这几个方法帮忙做事(忙碌了一天感觉好累的心情说说)

导语:忙碌了一天却没干成多少事情,这几个方法帮你有效规划时间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每天忙忙碌碌,却感觉没干多少事情,一天的时间到底去了哪儿呢?当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这正是需要改变的时候。规划人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规划自己的时间。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呢?

首先反思几个问题:我对待时间的方式是否合理?我是否主动并提前安排和规划时间?或者只是在受时间的支配?

有一个农夫早上起床对媳妇说,自己要早点到地里去,打算今天耕完屋后面的那片地。

但是等他到地里的时候,才发现机器没油了耕不了地,他马上准备去给机器加油。刚一起身,他突然又想起家里的三头小猪崽还没有喂,担心猪崽被饿瘦了,于是他又临时改变主意回家喂猪。正回走的时候,他路过家里的仓库,看到仓库门口有几个土豆,他又想起前几天在地里种下的土豆,想着那些土豆应该已经发芽了,要过去看看。这个农夫就又改变了方向,朝种土豆的地里走去。还没走几步,他又经过柴禾房,突然想起媳妇前几天说家里的柴快用光了,就准备运一些柴回去。他刚一推开门,看见一只受伤的鸡躺在角落,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家走丢的那只鸡。于是他又决定先把鸡抱回家包扎伤口。

就这样反反复复,这个农夫想到一件新的事情便忘了之前的任务。从太阳刚升起就出门,一直到太阳下山才回家,早出晚归地忙了一天,可是却什么也没有干成。

很多人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在图书馆,本想安安静静地看书学习,突然想到一个好玩的游戏,于是马上拿起手机,才玩两局就到吃饭的时间了。收拾好东西去食堂,想着下午再继续看书。结果等到下午,又刷到有意思的微博,忍不住截图发给朋友,结果一来二去聊了整整一下午。看着自习室桌子上的书,又想晚上再来继续看。可是到了晚上,又有朋友约着去逛街,看书这件事又抛到了脑后。

这就是我们忙碌而一事无成的一天,不知道中招的人有多少?

如果那个农夫准备耕地之前就把自工具检查一遍,及时给机器加好油,那这一天的时间最起码能保证屋后的地耕完了。如果打算自习的学生能提前规划时间时间,制定一个学习任务,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结果一定不一样。

这种对时间的主动出击,可以看成是一种男人对女人的主动追求,如果两个人想要达成恋爱关系,那么一方对另一方的主动表白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同样的,要想掌控自己的时间,就必须主动对时间进行有效的规划。

最重要的事情要放在第一位

在做时间规划之前,首先要对自己手头的事情做一个有效的筛选。

什么是有效筛选呢?就是要分清事情的主次,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来进行分类和排序。比如,如果你既想复习又想和朋友逛街,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复习对你来说是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做出的时间规划才是最可行以及最有效的。

时间如何规划需要因人而异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规划自己时间的时候,会旁观模仿别人的规划经验,然后分文不动地照着搬过来。在别人的规划表里,写着六点起床,然后你给自己规定的也是六点起床,却忽略了别人睡觉的时间比你早了足足一小时。所以,我们说主动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并不是说要和那些看起来优秀的人保持同样的步调,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自己的工作时间点。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做出来的计划才最适合自己,也才容易让自己照计划行事,并且更久地坚持下去。

别让你的计划变成一张废纸

不去执行的计划,不管多漂亮,都还是一张没有意义的废纸。我们既然花费时间精力制定了一份适合自己的时间计划,就一定不能忽视最后实施这最重要的一步。

当然,想从最开始的杂乱变成最后的高效有序,不是一蹴而就的。计划制定出来之后,可以分两步来完成:时间点部分,内容部分。

第一步,遵守自己列出来的时间点。到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情,即使手头上有还没完成的工作也要暂时放一放,从而形成一种时间意识。

第二步,当时间意识形成以后,如果还是有工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就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了:是否需要适当提高一下工作的效率?是否需要调整一下时间计划,给未完成的这项工作留出更多的时间?

在这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计划表,最终能让你工作得心应手的那份计划,也就是最适合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的那份计划。而在这个不断地调整和修改的过程中,你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

本文内容由小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