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龙门石窟的潜溪寺简介(潜溪寺名字的由来)

导语:龙门文化之旅:潜溪寺

潜溪寺

洞窟位置: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

建造时间:开凿于盛唐高宗时期

洞窟风格:具有代表性的唐窟

洞内造像布局:一佛 二弟子 二菩萨 二天王

潜溪寺,又名斋跋堂,因北宋时建有仿木构前堂建筑而得名。潜溪寺是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的第一大窟,开凿年代为唐高宗初年间(650——655年)。

潜溪寺洞窟造像

潜溪寺窟顶浅刻着一朵大莲花,寺内供有7尊大像:主尊阿弥驼佛、弟子迦叶与阿难、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和两个护法天王,是唐代较为典型的佛教“西方三圣”造像石窟,也是佛教净土宗尊奉的对象。

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净土宗与西方三圣

净土宗也称“莲宗”,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阿弥陀佛与二胁侍观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其中阿弥陀佛也叫“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左侧胁侍菩萨观音菩萨是以普渡众生为主,救苦救难的菩萨;右侧胁侍菩萨为大势至菩萨,象征着智慧光普照一切。三者合称为“西方三圣”即为净土宗供奉的对象,而西方极乐世界则是净土宗的最高境界。

唐代人们生活安定富裕,崇信“事死如事生”,向往死后亦能进入神通自在、一切丰足的极乐世界,信奉净土宗的信徒只需一心念佛,口宣阿弥陀佛的名号即可,如此美好的极乐世界,如此简单的修行方式,使得净土宗能够拥有众多的信徒,并且成为唐代最为流行的佛教宗派之一。

潜溪寺造像艺术

潜溪寺中主佛阿弥陀佛完全是一位成熟的女性形象,神情睿智,两眼流露出母性的慈祥与亲切,是一个富于浓郁感情色彩、性格化了的艺术典型。龙门唐代石窟,尤其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佛像造型,世俗化与民族化的艺术倾向已十分清晰,它们不再是北魏早期石窟造像那种远离尘寰、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造型。而是充满了浓郁的感情色彩,更赋予人情味,造型上也显得更接近人的自然形体美。

千叶绯红,生于潜溪寺

“千叶绯红,生于潜溪寺”出自欧阳修的《牡丹花品》,宋代的周师厚也曾在《洛阳牡丹记》中记载“潜溪绯,本千叶绯花也”。这千叶绯红说的正是牡丹花的一种“火炼金丹”,火炼金丹属楼子台阁型牡丹,其花色鲜艳、细腻润泽,是洛阳牡丹中的珍品。究竟这火炼金丹与潜溪寺有什么渊源呢?

相传太上老君曾在龙门古阳洞练过金丹。有一年春天,他把炼好金丹装到一个葫芦里,准备回天宫给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助兴。谁知,他的乘骑金骡驹不见了。太上老君沿着龙门山到处寻找,发现他的金驹正在龙门南山的潜溪寺边遛哒呢! 他急忙来到潜溪寺门前,正要牵金骡驹,"扑嗵"一下,不小心绊住一块石头跌倒了。他爬起一看,葫芦口上的塞子被震掉了,金丹撒了一地。他把金丹一粒粒捡起来装进葫芦。却有三颗滚到石缝里没发现。春雨绵绵,三粒金丹长出了三棵牡丹,开着火红色的花。渐渐地火炼金丹传播到民间,因为这种牡丹出自潜溪寺,因此人们称它"潜溪绯"。又因它的出现与太上老君炼丹有关,所以人们又称它"火炼金丹"。

龙门文化之旅,

带你欣赏美仑美奂的雕刻艺术

带你领略千年石窟文化魅力

共同品味华夏文化精髓

敬仰文化遗产 弘扬文化传承

============================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心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