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首因效应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首因效应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首因效应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又称为优先效应,是指人类记忆能力中的一种现象。在接收到一组信息时,人们会更容易记住最先接收到的信息,而忽略后面的信息。那么,关于首因效应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首因效应的来源。关于首因效应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79年,当时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旭恩(Wilhelm Max Wundt)将其作为心理学实验材料,对受试者在接受一串数字后的表现进行了观察。他的研究发现,被试更容易记忆那些最先呈现给他们的数字,即首项,随后出现的数字就不那么容易记忆了。虽然威廉第一次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但直接将其称为“首因效应”的学者是爱德华·布·特兰德(Edward B. Titchener)。特兰德在1898年的《实验心理学》里将这一概念命名为“优先效应”,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研究,他认为这一现象是由“暂存回忆”(Short-term memory)的特殊属性导致的,这也是后来学术界所广泛接受的理论。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通过实验来验证首因效应。1960年,Frits A. W. Craik和Endel Tulving很有创意地设计了一组实验,分别向受试者呈现一系列词语列表,让他们根据记忆顺序回忆出来。结果显示,受试者能够更快速和更准确地回忆出最初的词语,而且在回忆时还有更多的细节描述。类似的研究结果得到了广泛引用和认可,成为了对首因效应的现代研究。

此外,现代研究还揭示了首因效应的机制。其中,一种常见的解释是由于首项信息会优先激活工作记忆中的神经网络,而且这个神经网会持续相应一段时间,从而使得受试者更快地回忆出首项信息。此外,还有研究认为,首项信息比后面的信息更容易引起注意,从而促进了其在记忆中的占有率。

总体而言,首因效应是由早期心理学家观察实验现象而提出的概念。经过多年来的实验研究,现代研究者已经对这一现象的机制、范围等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然而,更多的研究还需要开展,以进一步揭示首因效应的深层次机理和更加具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