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文体社会】邻家客堂间 百姓大舞台

坐落在文化客堂间里的梅陇镇,文化客堂间作为社会,在群文团队参与社会治理梅陇的现场。

图说:梅龙镇文艺团队在表演《民乐戏曲串烧》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3月上海阴雨连绵的天气没能阻挡梅陇镇村民“客堂间里轧闹猛”的热情。昨天,在梅陇曹中村的客堂间,近600位梅陇人说着“自家话”,喝着“自家茶”,听着曹雄、许伟忠带来的精彩独脚戏,度过了一个闹猛又舒心的下午。

昨天,客堂间里 “一月一星”演出基地揭牌,作为“一堂一特色”项目在行西客堂间的重要载体,上海曲协承诺在未来的一年里将为行西客堂间带来丰富多彩的“一月一星”活动,丰富行西村周边居民生活。

同时揭牌的还有梅陇镇“修齐讲堂”。作为闵行区首批21座“修齐讲堂”之一,坐落在文化客堂间里的梅陇镇“修齐讲堂”辐射服务半径1公里,将打造居民修身齐家、睦邻友善的道德文化新空间。

如今,由于动拆迁等原因,村民间的感情逐渐疏远,而客堂间这个“小地方”,逐渐成为了增强村民文化认同感,凝聚共识的“大舞台”。

图说:曹雄和许伟忠为社区居民表演节目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据悉,文化客堂间作为社会“硬”治理走向文化“软”教育的第一批试点项目,从去年5月底的试运营到如今,已经开放了近一年时间。梅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浩告诉记者:“行西有个客堂间,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不仅当地的村民每周都会按时‘赴约’,其他地方的居民也慕名前来感受乡风民俗,听听乡情故事,参与各项活动。”

今年起,客堂间逐步由群文舞台升华为与百姓沟通的平台。昨天,在群文团队参与社会治理梅陇的现场,古筝、二胡、竹笛、葫芦丝等乐声悠扬,“草根明星”在一展身手的同时,也不忘向自家领导“提要求”,在“开单子、接翎子,牵起一根红绳子”环节,群文团体提出的场地问题、音响设施要求都逐一得到了答复。

“客堂间的对话,就是通过群文团队带头人提意见,居、村委书记解难题的形式,让团队的声音有人听,让村居的资源能对接,为一线的群文团队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在闵行区文广局局长杨继桢看来,文化事业融入村居,无疑将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的“一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