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依恋模式的定义

依恋模式是指婴儿在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中建立的情感联系及其后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依恋模式的形成有助于婴幼儿日后的情感成长和认知发展。

依恋模式的定义

依恋模式的定义

从经验上看,婴儿可以分为安全依恋型、回避依恋型、焦虑依恋型和恐惧依恋型四种类型。其中安全依恋型婴儿表示与母亲的情感联系可靠,喜欢在母亲周围活动,遇到未知人格外主动和好奇;回避依恋型婴儿表示与母亲的情感联系不够紧密,总是表现出对母亲的冷淡与不舒适,即使得到母亲的安慰也不会得到满足;焦虑依恋型婴儿表示对母亲依赖情感过于强烈,当母亲移开或消失时会表现出强烈的不安和焦虑;恐惧依恋型婴儿则是因为接受过恶劣的抚育经历而导致对母亲和外界的恐惧,可能表现为哭声的强烈反应。

从心理学角度看,依恋模式的形成有着丰富的理论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埃因斯沃斯的“依恋理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由多种情感需求组成的,婴儿依恋行为是为了满足这些情感需求。具体来说,就是机会需求、安全需求和规范需求三类情感需求。婴儿依恋的基础是母婴互动,母亲以敏感准确的方式响应婴儿的信号和需求,使得婴儿得到满足。正是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婴儿经历了多次的接触和分离情境,并且意识到母亲是自我能力增强的源泉和提供安全的堡垒,于是形成了依恋的基础。

从干预角度看,依恋模式对于婴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幼儿期的依恋模式对个体的自我发展、社交关系以及心理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依恋模式不良的儿童,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干预措施包括:以儿童为中心的干预措施,促进亲子关系,增强母亲对子女的关注和爱护;以学校为中心的干预措施,促进学校对儿童的关注和爱护,确保儿童情感安全和交往能力;以社区为中心的干预措施,促进家庭、学校及社区三者间的合作,使其成为儿童的保护力量和良性环境。

综上所述,依恋模式是形成于婴幼儿时期的情感联系,它对日后社交行为及心理健康有着长远的影响。了解婴幼儿期的依恋模式对于更好地抚育儿童、帮助其更好成长、促进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