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暴有多可怕(网暴都是什么人)
导语:网暴娃娃们的都是些啥人?一起来勾勒一下他们的嘴脸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蒋男同学(也有说是姜同学)“主动抢”话筒引来的喧嚣尚未风平浪静,符女同学“被安排”的演讲又引得浊浪排空。
网暴,虽层出不穷、司空见惯,但对象锁定正处人生关键阶段(高三)、尚未成年(或刚成年)的娃娃,且如此密集、剧烈,还真不多见。
这回,社会反响很迅速、有效:平台封禁账号、公安介入调查、校方跟进心理疏导,尽量弱化对当事人的不良影响……
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网暴行为不会消失。为此,有必要勾勒出“网暴者们”的代表性嘴脸,以便于至少在网上,规避或远离这些人(账号)。
在分类勾画之前,先给网暴者们画一幅“标准像”,也就是说,他们有着基本的共同点:任何评论,出发点都不是与人为善。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因表现特点和评论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5类(欢迎补充完善):
性格偏激,言辞激烈。情绪饱满亢奋,言辞犀利绝决。不讲道理,只下结论,且人身攻击性很强。这类人极少,但在虚拟和现实世界行为高度统一,一般具有攻击型、反社会型人格,社会危害性极大。
只出风头,不论对错。表演型人格。出名欲望强烈,是非观念淡漠。为吸引眼球(流量)不择手段。网暴,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次赶场的“秀”。说他们“不论”对错,是因为他们实际上往往并非“不知”对错。这类人常见,也就是正常人所说的“奇葩”。
网上生猛,网下怂货。这类人性格懦弱,现实生活中往往处于“边缘”,言语、行为都不被人重视。只好把偏虚拟世界的网络当成“疆场”,才能指点江山、纵横驰骋,真是既可怜又可恨。此类人价值观多变。评论,往往是发泄情绪而不是发表观点。
起哄架秧子,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芸芸施暴者,惟此为多。这类人,往往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人多声杂处跟着吆喝了两声,算不上是“网暴者”,也很少会对网暴造成的惨痛后果反思内疚。但正所谓“积羽沉舟、集腋成裘”,很难说他们的哪一句恶言,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居心叵测,煽风点火。数量上是极少数,场合上是全勤。有些人不觉得存在这类人,有些人不相信存在这类人,有些人不承认存在这类人。可以理解。但必须清楚,舆论场早已成了战场。战场上,存在敌人是正常的;不存在敌人,反而不正常。所以,关键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敌人,而是如何防备和消灭敌人。
本文内容由小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