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职业学校缘何得不到学生的青睐(为什么职业学院不能称为大学)

导语:职业学校缘何得不到学生的青睐

职业学校缘何得不到学生的青睐

作为一名在全日制初中学校工作十年的教师,我发现尽管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也在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但职校并不受农村初中生青睐。在农村只有学习成绩最差的,考不上高中的同学才会上技校。根据我的所见到的事例,学生不愿进入职业院校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职业教育不是家长第一选择

职业教育是远在普通教育之后发展起来的。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影响,绝大多数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优秀的学生一定是循着读初中——升高中——上大学的路径,只有这样,接近“入仕”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改变家庭命运、争得家族荣光的重任越来越可能实现,尽管现实中其实现的难度越来越大,甚至近乎渺茫。堪称当下中国竞争最为白热化的公务员考试便是其最完美注脚。

2、职业教育被家长看作低层次

教育家长们对“孩子未来学业的第一选择”是: 80%以上为本科院校, 75%以上的家长认为: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好,即使孩子有从事技术工种的乐趣和知识、技能优势,也不会让孩子选择上职业学校。家长们不选择职业学校的理由,一半以上是认为“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上职业学校”。有30%左右的家长认为“一线生产太累,怕孩子受不了”。认为“生产工人地位低”的几乎没有。可见,家长们都已经看到,现代社会从事技术型生产作业的劳动者是受欢迎的,只是出于看重高学历的“面子”问题和对孩子的疼爱才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

3、早几年宁花择校费上高中也不上职校,现在则是宁愿花费大量的金钱上私立高中也不上技校。许多初中学生家长表示,如果孩子中考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也希望通过花择校费的方式让孩子上高中,不愿意让孩子到职业学校就读。在很多家长的心目中,职业教育招收的都是差生,教学质量也不行,孩子学不到什么。这些误区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4、绝大多数职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低下,毕业生很难有较高收入和体面生活,使职校成为“不入流的学校”,职校生成为“不入流的学生”。尤为不堪的是,侵害职校生和职校毕业生权益的事件频频发生,如某农村职校把学生“卖身”为企业“学生工”,使职校生更为弱势。这些对职校的间接“它污”和职校的“自污”,无疑更使职校丧失自身的吸引力。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