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装配式混凝土标准化设计的意义)

导语: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指导做法——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2)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装配式混凝土工程预制构件生产的质量标准化推荐做法,仅供大家参考!本文分两个篇幅进行分享,主要内容为灌浆套筒连接、模具安装、饰面砖及保温板安装、钢筋笼及预埋件安装、混凝土布料及振捣、混凝土收面、构件养护、构件拆模、起吊、构件验收、构件堆放十个方面进行分享。每一分项分别从工艺流程、控制要点和质量要求进行介绍。本文为第二篇主要介绍后五个方面的内容。

六、混凝土收面

(1)工艺流程

选取基准点→赶平(2-3次)→一次抹面→二次收面→拉毛。

(2)控制要点

①应设置标高控制线或点控制构件厚度。

②混凝土初凝前不得拆除预埋件工装件、胶塞等。

③抹面前使用抹刀拍压混凝土表面石子,拍出细浆。

④宜选4个基础点,用长尺杆大面赶平2-3遍。

⑤拉毛或收面宜朝一个方向,便于集中处理构件边缘凸起浮浆。

⑥拉毛宜使用硬质细毛刷。

⑦收面完工后应将模具周边混凝土及时清理干净。

⑧收面时不得踩踏预埋件工装,以防变形。

(3)质量要求

①混凝土面不高于模具上沿。

②表面平整光洁,无凹凸现象,收光面平整度要求控制在4mm内。

③混凝土第一次收面与二次收面间隔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常温下2h,且应在初凝前全部完成。

④拉毛纹路清晰、顺直。

⑤严禁在构件表面洒水。

⑥构件收光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mm。

⑦标高控制线宜控制在2mm内。

⑧混凝土浆不得流入预埋件内。

七、构件养护

(1)工艺流程

构件收面→预养护→扫花→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

(2)控制要点

①应根据预制构件特点和生产任务量选择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加养护剂养护或蒸汽养护方式。

②混凝土浇筑完毕或收面工序完成后应及时覆盖保湿,脱模前不得揭开。

③涂刷养护剂应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④加热养护可选择蒸汽加热、电加热或模具加热等方式。

⑤使用堆码机时,应检查堆垛机各部件功能是否正常,钢丝绳是否断丝、扭结、变形。

⑥养护窑内构件应按顺序堆放。

⑦应定期检查立体养护窑各部件功能、汽路和水路是否正常,连接是否可靠。

(3)质量要求

①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灌筑结束 4~6h 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②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

③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④养护湿度在70%以上,温度在60℃左右。

⑤冬季蒸养时间控制在6小时左右,夏季自然养护12小时左右。

⑥夹芯保温外墙板最高养护温度不宜大于60℃。

⑦预制构件出窑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宜超过25℃。

八、构件拆模、起吊

(1)工艺流程

模具拆除→模台翻转→构件起吊。

(2)控制要点

①构件拆模前需喷涂构件标识。

②拆卸模板时不得使用重物敲打模具侧模,以防模具损坏或变形。

③拆模过程中不得磕碰构件。

④吊具应采用预埋吊环或埋置式接驳器的形式。

⑤应采用慢起、稳升、缓放的操作方式,吊运过程应保持稳定,不得偏斜、摇摆和扭转,严禁吊装构件长时间停留在空中。

⑥吊装大型构件、薄壁构件或形状复杂的构件时,宜使用可调整式平衡架、平衡梁类吊具,并应采取避免构件损伤和变形的临时措施。

⑦拆模后的模具连接件应分类集中存放。

⑧构件脱模后,应及时清理模具、模台。

(3)质量要求

①拆模之前需做同条件试块的抗压试验和回弹检测,试验结果达到设计强度的70%和15Mpa以上方可拆模

②起吊吊点应有合理位置,针对吊点位置进行设计。

③起吊时绳索或吊带与构件水平面夹角不宜小于60°,不应小于45°,吊装前应根据构件自重情况对吊架、绳索或吊带等进行受力验算。

④拆模后构件边角应保持完整。

⑤起吊时吊具卡扣需确认安装到位,方可起吊。

九、构件验收

(1)工艺流程

构件生产完成→构件验收→构件标识

(2)控制要点

①构件生产完成后应堆放在待检区,及时进行成品验收。

②成品验收应对混凝土强度、观感、尺寸偏差和预留孔、预留洞、预埋件、预留插筋、粗糙面、键槽的位置进行全数检查。

③对已验收的构件应及时进行标识,不合格构件及时转运至修补区,合格构件及时转运至待出场区。

④针对构件验收应建立成品验收台账。

(3)质量要求

①预制构件的质量、标识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②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预留孔、预留洞、预埋件、预留插筋、键槽的位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③预制构件的粗糙面或键槽符合设计要求。

④表面平整度偏差:楼板、梁、墙板内表面5mm,墙板、柱外表面3mm。

⑤尺寸偏差:楼板、梁、梯板±5mm,墙板、柱±3mm。

⑥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差5mm,孔尺寸偏差±5mm。

⑦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差10mm,孔尺寸偏差±10mm。

⑧预留插筋中心位置偏差5mm,外露长度(+10,-5)mm。

⑨键槽中心线位置偏差5mm,长度、宽度、深度偏差±5mm。

⑩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生产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构件应重新验收。

10.构件堆放

(1)工艺流程

构件验收→构件转运→构件入库。

(2)控制要点

①存放场地应为混凝土硬化地面或经压实的砂石地面,满足平整度和地基承载力要求,并有排水措施。

②构件宜提前规划存放区域,按类型、使用项目、出厂日期分别存放。

③与清水混凝土面接触的垫块应采取防污染措施。

④构件支垫应坚实,垫块构件在下的位置宜与脱模、吊装时的位置一致。

⑤重叠堆放构件时,每层构件间的垫块应上下对齐,并应根据需要采取防止堆垛倾覆的措施。

⑥墙板类构件宜采用插放架、靠放架直立堆放,存放架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⑦对采用靠放架立放的构件,要对称靠放且外饰面朝外,构件上部要采用木垫块隔离。

⑧预埋吊环宜向上,标识向外。

(3)质量要求

①构件与刚性搁置点之间应设置柔性垫片,搁置点应做受力计算确定。

②楼板、阳台板、楼梯等平板构件宜沿受力方向设置支撑平放或采用专用存放架存放。

③柱、梁等细长构件宜平放且用两条垫木支撑。

④靠放架与地面倾斜角度宜大于80度。

⑤预制叠合板堆垛层数不宜大于6层。

⑥预制楼梯及阳台堆垛层数不宜大于 4 层。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