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壤的酸碱度(什么是土壤酸度是怎么造成的)
导语:什么是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如何界定?
什么是土壤酸碱度?
土壤中存在着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表现出不同的酸性或碱性。土壤酸碱性的强弱,常以酸碱度来衡量。土壤之所以有酸碱性,是因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构成状况形成了土壤酸碱性,当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称之为酸性;当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时,称之为碱性,用pH表示。土壤的酸碱性深刻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也影响着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的有效性。我国土壤酸碱性分为七级:强酸性(<4.5)、酸性(4.5~ 5.5)、弱酸性(5.5~6.5)、 中性(6.5~7.5)、 弱碱性(7.5~8.5)、碱性(8.5~9.5)、 强碱性(>9. 5)土壤酸碱性形成机理如下。
①土壤酸性。根据H+和AIP+的存在方式不同,分为活性酸和潜性酸两种。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的H+所表现的酸度(即pH),包括土壤中的无机酸、水溶性有机酸、水溶性铝盐等解离出的所有H+总和。潜性酸指土壤胶体上吸附态的H+和AIP+所能表现的酸度。活性酸与潜性酸是在同一平衡体系中两种不同的酸度形态,可以互相转化。活性酸是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潜性酸是土壤酸度的容量指标。潜性酸比活性酸大几千到几万倍。
②土壤碱性。形成碱性反应的主要机理是碱性物质水解反应产生的OH-,土壤碱性物质包括钙、镁、钠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以及胶体表面吸附的交换性钠。
土壤酸碱性对作物养分及肥料有效性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氮在pH为6~8时有效性较高,pH<6时固氮菌活动降低,pH>8时硝化作用受到抑制;磷在pH为6.5~7.5时有效性较高,pH<6.5时易形成迟效态的磷酸铁、磷酸铝,有效性降低,pH>7.5 时则易形成磷酸二氢钙。
②酸性土壤淋溶作用强烈,钾、钙、镁容易流失,导致这些元素缺乏;在pH>8.5时,土壤钠离子增加,钙、镁离子被取代形成碳酸盐沉淀,因此钙、镁的有效性在pH为6~8时最好。
③铁、锰、铜、锌、钴五种微量元素在酸性土壤中因可溶而有效性高;钼酸盐不溶于酸而溶于碱,在酸性土壤中易缺乏;硼酸盐在pH为5~7.5时有效性较好。
④强酸性或强碱性土壤中H+和Na+较多,缺少Ca2+,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不利于作物生长。
⑤土壤微生物最适宜的pH是6.5~7.5的中性范围,过酸或过碱都会严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氮素及其他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⑥一般作物在中性或近中性土壤生长最适宜,但某些作物如甜菜、紫苜蓿、红三叶不适宜酸性土:茶叶则要求强酸性和酸性土,中性土壤不适宜生长。
⑦易产生毒害物质,土壤过酸容易产生游离态的 AIP+和有机酸:碱性土壤中可溶盐分达-定数量后,会直接影响 作物的发芽和正常生长,含碳酸钠较多的碱化土壤,对作物的毒害作用更大。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