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庙历史文化内涵(北京孔庙简介文字)
导语:北京孔庙(一)——东方古国的文明韧性
【环球网旅游特约作者 付远】北京孔庙位于安定门以东、雍和宫以西、在北二环路南侧的一个叫“成贤街”的胡同里。北京孔庙是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是仅次于山东曲阜的第二大孔庙。北京孔庙的历史见证了东方古国的文明韧性,儒家文化几千年来是我国的正统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同义词。如今在一些城市的街道上、社区里和学校的橱窗中都会有仁、义、礼、智、信这样的宣传。几千年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因为他所推崇的仁爱、正义、谦逊、礼制、诚信思想,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石。
儒家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与人的“主体性”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西方宗教文化认为人一出生就有“原罪”,要借助神的力量才能够洗清自己的罪恶,获得救赎。而儒家文化认为一个人要把“做一个有崇高道德觉悟的人”作为一种不懈追求。
一个人出生以后,他人性中就带有自私与贪婪——“人性本恶”。这一点孔子比任何人都明白,但是他没有这么说。孟子甚至说:“人之初,性本善。”难道孟子不知道“人性本恶”吗?当然知道。不把“人性本恶”这点说透,甚至于反其道而“说”之,这一点正是儒家文化的伟大。
儒家文化把一个人当成人来看,而蔑视人性中的动物属性,体现出人这种万物之灵的伟大。儒家文化中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尊重自己,这种“知耻后勇”的思想,让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然而在西方的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人们之所以认为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是因为“政教合一”的统治,在宗教文化中,总在宣扬神的伟大而否定人的良知与自尊。国家政权借助神权的力量压迫百姓,最终导致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导致西方人精神世界的崩塌。而儒家文化尊重人、教育人、激励人的文化基因,让儒家文化经历了数千年至今依然在传承。
北京孔庙前后共三进院落,大门称之为先师门,中轴线上依序布置着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崇圣祠五座建筑。在大成门外东面有碑亭、宰牲亭、井亭、神厨;西面有碑亭、致斋所、神库。院内青砖铺地、苍松参天,在众多古迹中以石刻最为著称。包括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118方,上面刻有三朝进士5万多人的姓名,还有乾隆石鼓、十三经刻石等。
孔庙正殿“大成殿”坐落在三出阙的月台上,月台四周有汉白玉栏杆。大殿规模九间五进、红墙黄瓦、重檐庑殿,体现等同于皇家的最高等级。殿内供奉有孔子画像及其牌位,两侧还有孔子四大弟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的牌位;在大殿的东西两侧还供奉着十二位哲人的牌位。大成殿院子的东西两侧各有配殿十九间,左右对称,布局完整,放置历代先儒哲人的牌位和祭祀时使用的祭器、乐器等。清代每年仲春与仲秋都在此举行祭孔的活动,如今为弘扬儒家思想,仍然延续祭孔礼仪,同时供游人观瞻。
大成殿前有古柏一株,已近七百年的历史,至今繁枝盘错,挺拔苍翠。传说有一次明朝奸相严嵩代替嘉靖皇帝祭孔时,行至树下树枝揭掉了他的乌纱帽,人们便认为这棵柏树有灵,能够辨别忠奸,因此称之为“触奸柏”或“辨奸柏”。孔庙中的一眼古井,清乾隆帝特赐名“砚水湖”,传闻以此井井水磨墨,便会落笔如神,科考举子在孔庙拜谒孔子后,饮井中“圣水”便能思如泉涌,妙笔生花。如今当你去参观孔庙时,你要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压力,因为在文儒家文化社会中,从你出生那一刻,文化所赋予你的,是社会属性战胜了自然属性,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大写人。请关注下一篇:北京孔庙(二)——建筑中的“希贤希圣”的追求。
本文内容由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