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
中庸简介及概要(《中庸》简介及概要)
导语:《中庸》简介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所作。
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
“中庸”被作为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的“中”是指超越任何情绪状态,不让个人情绪影响心情和为人处事。“和”是指任何情绪的出现时都能够处理地恰到好处。而“庸”的本义就是用、功用的意思,“和”为“用”的最佳状态。因此,通俗解释“中庸”,就是做任何事,都能不受任何情绪左右,刚好到节骨眼上。 中庸之道,就是待人接物要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宋元之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肯定了“中庸之道”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作为人之本。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中庸》提出概述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认知的过程和方法,对于学习者很有意义。“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其真实含义是做人要至诚,至善,从而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也就是说,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化育万物,能够帮助天地化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这里的“参”指的是天,地,人三才。。也就是说。真诚者能把自己的善发挥到极致,以这样的态度,关怀人也会使别人的善行发挥到极处,从而万物也会得到关照。这样人类就可以帮助天地化育,使自己立于与天地并列为三的地位。并进一步论述了一般的人做到致力于一个善端,做到真诚,也能最终化育万物。“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人与天合一,遵循自然之道。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达到像无私福泽天下的天一样,与天一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的理想境界。以上为个人学习感悟的整理总结,因为才疏学浅,难免有偏颇之处,请各位路过的老师多多斧正,感恩!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璎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