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教师到底是教书育人还是育人教书呢(教书是育人的什么)

导语:教师到底是教书育人,还是育人教书?

“我们很多中小学老师啊,一年都不读三五本书,实际上到最后变得知识狭窄,远远没有能力把当代中国的学生教好……”

——俞敏洪

前段时间教室培训,领导分享了一个观念“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或者说教师的天职不是教书育人,要把两者的顺序改变一下,教书应该是第二位,育人应该是第一位,要是育人再教书。”

说是,老师最重要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甚至把老师的责任上升到第一责任,都能决定孩子的命运!

听到这些,我是不赞同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孩子的未来命运不是在学校上几年学就能决定的,也不是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就能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当然,作为一个老师首先要做到“称职”,这个称职又分为两个方面:上课的称职与师德的称职。

老师可以做的更多的,就是花一定的精力多关注每一个孩子,能够在某一个学生不爱学习或者误入歧途的时候及时进行劝阻与正确的引导,但是作为老师也只能是一个“开导者”,真正改变人的是“南墙”!正所谓:撞了南墙,才回头!

第二,老师的育人作用不大,作为一个老师,天职就是首先把书教好,然后才是育人。

为什么?因为教书首先是老师的专业,一个老师连自己的专业水平都不精进,还能教好什么学生?其次,育人是一个面很广的范畴,育人是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智慧教给学生,让学生产生自己对人生的正确理解与智慧。

但是,大多数老师并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其次,大多数老师也没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很肤浅,认知也极其有限,怎么谈育人?更不能说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了。大多数老师能把自己的专业教好就已经很不错了,在育人层面,能不产生负面影响就是成功的,何况你的认识与理解不一定适应孩子未来的社会要求。能把如何做好人的基本原则传达给学生就是好的。

第三,知识的储备量

正如俞敏洪老师所说,大多数老师一年都看不了三五本书,他们的认知深度很有限,不仅没有文化深度储备,也缺少真正有价值的人生现实体验,根本达不到“育人”的要求,说白了,就是不够资格!下面我们看看俞敏洪老师怎么说!

本文内容由小冰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