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没有普通话(古代没有普通话怎么沟通)
导语: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听不懂大臣的方言,祸从口出怎么办?
普通话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推广并普及的,所以说古代是并没有普通话的。但是在封建社会,朝廷官员也是来自五湖四海,各地方又有各地方的方言,用南腔北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上朝时皇帝听不懂方言怎么办?遇上脾气急躁的皇帝或紧急事情,一时误会岂不是祸从口出?
事实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都有某种通行的共同语言。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周公周公制礼作乐时官话就是周礼的一部分,称为中原雅音。因为,和两字古音相通,雅言就是夏言,西周王都一带是夏地,王都之音被认为是正音,所以,夏地的语言就成了当时的通用语。
据记载,大圣人孔子在给弟子传授儒家思想的时候,用的就是。试想一下,如果孔子操着一口山东方言,那来自各个诸侯国的三千弟子,也不可能听懂他在讲什么。这样即使他讲得再精辟,对学生来说也如同听天书一般。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朝廷官员的地域情况,就比以前诸侯国更加复杂了,天南地北的都有。因此秦始皇开始实行书同文,车同轨。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方便交流。
不过随着朝代的变迁、民族的融合、还有经济重心的转移,标准也会有所变化。在秦之后,汉朝一直到北宋,官话基本上都是中原雅音和关中方言的融合。后来明朝定都南京,南京成为当时的官话。朱棣迁都北京后,由于很多考生都要去上京考试,这生理卫生课上的意外也导致了明清时期,很多人都开始学习北京话。
在这方面,有过贡献的皇帝也有很多,但是最有激情的恐怕是雍正皇帝。由于在上朝时,他听不懂广东、福建地区官员的方言,于是在1728年,下旨设立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他要求广东、福建两省的读书人,若听不懂官话,或不会说官话的,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自从,官话在民间开始慢慢普及。
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后,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官话在我国已经非常普及。1867年英国驻北京威妥玛在书中就提到,官话作为口语媒介之一,不只是属于官吏阶层和读书阶层的,而且也普及到了近五分之四的民众。
其实,历史上大部分朝代都有统一的标准音,只是对官员有一定的要求,并没有强求老百姓去学习。只是雍正时期在推广官话这方面,是先秦以来波及面最广的一次了。而且古代皇帝和大臣交流也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如果有个别解释不清楚的,也会用文字来具体说明。
感谢阅读、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带你重游历史古今!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