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致病性和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力有关吗(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
导语:细菌的致病性和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1、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在宿主体内寄生、增殖引起疾病的性质称为细菌的致病性或病原性。
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称病原菌。
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侵入机体数量和侵入途径密切相关。
致病机制:微生物进入宿主体内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生物学现象称为感染。
(1)侵袭力:包括细菌的黏附与定值、侵入、繁殖与扩散。
(2)毒素:毒素是细菌在生长繁殖中产生和释放的毒性物质。
可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宿主细胞、组织和器官,干扰其生理功能。
其中在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外毒素和内毒素。
【1】外毒素
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
【2】内毒素
是格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是在菌体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的毒性脂多糖。
(2)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抗感染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及其有害产物,维持生理稳定的功能。
抗感染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抗感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
(1)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
是机体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经遗传而获得的。
其作用并非针对某一病原体,故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1】屏障结构
包括皮肤与粘膜的屏障作用。
【2】吞噬作用
病原体突破屏障结构进入体内后,首先遇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3】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作用
【4】体液因素
主要包括补体、溶菌酶和防御素。
(2)特异性免疫机制: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
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接受病原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的,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特异性)和记忆性,当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时,可使免疫效应增强,在抗感染免疫中占重要地位。
特异性免疫包括两大类: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3、细菌感染
(1)感染的来源分两类:
【1】外源性感染是指由宿主体外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是指由自身体内或体表的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
(2)感染途径主要分为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接触感染、创伤感染和虫媒感染。
(3)感染类型可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和带菌状态。
(4)避免微生物侵入体内,其发生、发展和结局主要取决于病原细菌的数量、毒力的强弱和侵入的途径以及宿主的抵抗力的强弱。
本文内容由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