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
柑橘裂果大面积来袭引起裂果的原因是什么(柑橘裂果主要有这几点原因)
导语:柑橘裂果大面积来袭,引起裂果的原因是什么?究竟该如何防治?
每年的8至10月份是柑橘裂果的高发期,柑橘果实一旦发生裂果,在开裂处容易滋生病菌,最后导致果实腐烂、脱落,就失去了商业价值,直接给果农朋友造成经济损失。那么柑橘裂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该如何防治裂果呢?
一、引起柑橘裂果的原因
品种特性:某些皮薄品种,本身就容易裂果,如脐橙类、夏甜橙、茂谷柑等品种均容易发生裂果。水分问题:高温干旱,有机质含量低灌溉条件差,易积水等因素引发水分供应不均的果园发生裂果几率较大。养分供应失调:钙在果树体内以钙离子的形式通过木质部随蒸腾水流一起运输,果实的蒸腾强度远小于叶片,对钙的吸收也远小于叶片,因此会出现果汁中的钙倒流流入叶片,从而导致果实缺钙裂果。缺硼会影响钙的吸收和运转,最终也会导致裂果。从果实裂口可判断元素缺乏情况,缺硼多为斜裂、横裂,缺钙则为纵裂。激素引起:不当使用生长调节激素,引起果实内的种子发育产生赤霉素,刺激果肉生长。病虫害引起:病虫害在果实上造成伤痕,从而使果皮无法承受果肉膨胀,在拉力的作用下引起果皮的劈裂。如溃疡病等。柑橘根系问题:根系不发达长势差的树容易产生裂果,这与前期选择的砧木品种也有一定关系,如砂糖橘,同样条件下,选用枳壳作为砧木的裂果现象最少,而红柠檬最多。无论是以上哪种作用引起的柑橘裂果,最终的结果都是导致果肉的生长速度和果皮的生长速度不匹配,尤其是在果肉急剧增长,而果皮的生长处于停滞或者迟缓的情况下,就极易爆发裂果现象发生。
二、柑橘裂果现象的高发期
柑橘自中果期至大果期容易发生裂果,尤其在不当水分急剧增加,或干旱后大雨裂果越容易发生,果实裂果后数日随即掉落,在种植上常常困扰着果农。经调查自盛花后18周左右开始有少许生理落果发生,此时期果实开始大量累积果肉及果汁,而夏季雨量逐渐增多,且土壤含水量相对也逐渐提高,裂果量就随之增加,其后雨量减少土壤含水量降低后,裂果现象也逐渐减缓。
柑橘裂果的发生时期主要集中在八至十月间,以十月份达最高峰。
常见裂果形态有三种。
纵裂:即从果顶部沿着两侧裂向果梗部,致使果肉外露;横裂:即由果侧开裂并平行于果顶与果梗之间;或呈现不规则开裂的现象。顶裂:裂果发生在果实的顶部。裂果的发生,在八至九月间的中果期,以顶裂为主;十月份后果实发育逐渐增大并开始转色,果实裂果除纵裂外,横裂果发生比例渐增。
据统计,柑橘十年生植株在采收前果实累积落果数,受裂果影响最多占到了九成,而病虫害落果及生理落果仅约占一成。柑橘裂果危害如此严重,那么该如何防治柑橘裂果呢?
柑橘的生长
三、柑橘裂果的防治办法
要减少柑橘裂果现象发生的几率,果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种植管理。
增施钾、钙、硼肥:膨果期及时追钾、钙、硼等元素,要特别注意的是壮果肥不可一次性施速效肥过多,避免果肉吸收营养过急而导致裂果。适时灌水:切记不可看见果实裂果后才加强淋灌,在日常果园管理中,应加强果园水分管理工作,遇到干旱天气要适当灌水;遇到降雨过多的时候要及时排水,设置隔离雨水设施或排水系统,以减缓因吸水过多而引起裂果。科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园经历长期干旱或久旱逢雨以后,要及时喷施赤霉素,保持果皮细胞活跃,减少裂果现象的发生。果园留草:在夏秋干旱期间,对那些灌水不方便的果园,可用稻草等覆盖树根处,进行草生栽培,维持土壤恒定性湿润,防止因土壤干湿变化过大发生裂果。另外,果园草生栽培具有水土保持的效果,有可逐年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温度急剧变化,减少因根部活动降低,影响矿物元素吸收与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与运转,而影响果实的生长。控制夏、秋梢的大量抽发:植株于夏、秋季如抽生大量徒长枝时,则徒长枝抽生愈多裂果量愈多,除应检讨施肥量并减少氮肥施用量外,适当的限水,或应将徒长枝剪除,以防止植株因旺盛生长,导致根部吸收过多水分,而造成大量裂果。做好疏果工作:疏果可避免过多的养分与水分竞争,使果实均衡生长。疏果工作应及早进行,否则易造成营养供应不足,果实发育不良,同时易造成果实大小年现象。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病虫害,让柑橘保持健壮、健康的状态,也是防止柑橘裂果的有效手段。尤其是防治好柑橘溃疡病、沙皮病、蓟马、蚧壳虫等病虫害,都可极大降低柑橘裂果现象的发生。总之,柑橘的裂果现象是一种柑橘生产中常见的生理病害,尤其是在裂果现象发生的高发期,更应加强对果园的综合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裂果,以此来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森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