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古文之家(郑伯克段于鄢的意思是什么)
导语:古文观止49:郑伯克段于鄢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
1、段:即共(音工)叔段,姬姓,名段,郑武公少子,郑庄公同母弟,母武姜。郑庄公即位后,共叔段受封京城,故称京城太叔或太叔段,后因叛乱,被庄公征伐,逃至“共”地,故称共叔段。
[译文]克是什么意思?就是能够的意思。能够做什么呢?能够杀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杀呢?因为要表示出追随共叔段的人很多。
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
1、郑伯:即郑庄公,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被称为之首,是郑国第三位第三任国君,前743年~前701年在位; 2、目:视为,称为。
[译文]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的呢?杀掉太子或同母弟的国君都称作伯,因为称他是郑伯,那么也就知道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共叔段既然是国君的弟弟,却不称他为弟弟;共叔段应当是公子,也不称他为公子,这是对他的贬斥。
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1、贱:贬低; 2、甚:更加。
[译文]因为共叔段已经抛弃了一个公子和弟弟所应有的道德。《春秋》贬低共叔段却又更加贬低郑伯。为什么更加贬低郑伯呢?因为郑伯存心已久,费尽心机,终于导致共叔段走上被杀的道路。
于鄢(yān),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1、鄢:郑国地名,在今河南鄢陵; 2、亲亲:爱自己的亲属,前一个“亲”是动词。
[译文]在鄢这个地方杀掉共叔段,表明共叔段已经跑到远离郑国都城的地方了。郑伯追杀共叔段就好比说是从母亲的怀中夺过婴儿杀掉,所以更加贬低郑伯。既然这样,那么对郑伯来说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应该不要对共叔段紧逼硬追,而让他能够逃脱,这才是对亲人亲善友爱的道理。
《郑伯克段于鄢》全文: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
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
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于鄢(yān),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清 林云铭《古文析义二编》评:
太叔奔共后,餬其口于四方,未见杀也,此按杀世子母弟目君之例,似已杀矣,岂传闻有异词乎?层层书法,总用一“甚”字,断然贱段而甚郑伯。就其平日断之,取之母之怀中;就其用兵之时断之,把郑庄毒心狠手,描写曲尽矣。末以缓追逸贼为郑庄处置,谓段失邑之后,不过一独夫,即纵他一条生路去,亦不能为害,找足甚之之意。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
初,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生庄公及共(gōng)叔段。庄公寤(wǔ)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wù)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qì)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 虢(guó)叔死焉,佗(tā)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tài)叔”。
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zhì),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sān)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bì)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wéi)之所,无使滋蔓。蔓(màn),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ǐn)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nì),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shàn)甲兵,具卒乘(shèng),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yān)。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