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白点病怎么治(鱼类白点病治疗)
导语:鱼类养殖常见4种“白点病”
鱼类在发病的时候,在体表或体内会出现白点的情况。那出现白点的病症有哪些呢?下面我来列举几个比较典型的白点病。
类结节症
又称巴斯德氏菌病。
症状和病理变化:患病鱼反应迟钝,体色发黑,食欲减退,体表、鳍基、尾等处有不同程度充血,严重者全身肌肉充血。离群独居或静止于网箱或池塘的底部,继而不摄食,不久后死亡。解剖病鱼,肾、脾、肝、胰、心、肠系膜等组织器官上有许多小白点,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多数近于球形。
那么,白点是怎么形成的呢?白点是由巴斯德氏菌的菌落外面包围一层纤维组织形成的,在完全封闭的白点中,细菌都已经死亡;在尚未包围完全的白点中则为活菌。病鱼的血液中有许多活菌。肾脏中白点数目很多时,肾脏呈贫血状态;脾脏中白点数量多时,脾脏肿胀而带暗红色;血液中菌落数目多时,在微血管中形成栓塞。
流行情况:流行季节从春末到夏季,发病最适温度是20~25℃,一般在温度25℃以上时很少发病,温度20℃以下不发病。秋季,即使水温适宜也很少出现此病。养殖的黑鲷、真鲷、金鲷、牙鲆、塞内加尔鳎、黄带鯵、海鲈、美洲狼鲈和条纹狼鲈均可被感染。黑鲷幼鱼患此病时死亡率可达高达90%;牙幼鱼(2~22g)水温17~22℃,日死亡率可达养殖幼鱼的0.6%~4.8%。
诊断方法:从肾、脾等内脏组织中观察到小白点,基本可以诊断。巴斯特氏菌在肌肉中没有病原菌寄生,因此没有白点;在肝、肾等的寄生,也不会出现肥大或肿胀;制备病灶处压印片,如发现有大量杆菌可做出进一步诊断。荧光抗体法可做出早期诊断;一种DNA自由扩增(RAPD)的PCR方法已被用来检测巴斯特氏菌,运用PCR对巴斯特氏菌病进行早期快速诊断。
打粉症
病原体:是由嗜酸性卵甲藻(又叫嗜酸性卵涡鞭虫)引起的,自由生活时有横鞭毛和纵鞭毛,寄生以后失去鞭毛。生活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滋养体、包囊、游动孢子。
症状: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在背鳍、尾鳍和背部出现白点,随后白点蔓延至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及鳃内,初步观察易与小瓜虫引起的白点柄混淆,但是本病的白点之间有红色的充血斑点,后期,鱼体白点连成片,象裹了一层面粉,故称打粉病。
如果发病鱼体表已附着一层很明显的粉状物,镜检时发现是嗜酸性卵甲藻时,说明感染已非常严重,这个阶段不建议进行捞鱼、转移池塘等大动作的操作,因为此时鱼体非常虚弱,大动作的操作很容易引起鱼体过激反应、体表擦伤,引起细菌感染造成二次伤害。所以,平时以预防为主,多观察鱼体状态,发现有病症,尽快进行治疗。
淀粉卵甲藻病
病原体:此病由眼点淀粉卵甲藻(又叫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引起的,寄生在鱼体的时期为其营养体,自由生活时候有鞭毛。
流行情况:对宿主无特异性,水族馆中的鱼易得此病。
症状:在鱼的皮肤和鳍上有许多小白点,鳃呈灰白色,病鱼呼吸加快,鳃盖开闭不规则,口不能闭合。该病主要侵害鳃,其次是皮肤和鳍。
治疗方法:淡水浸泡可以通过渗透压的突然改变对成熟前的卵甲藻有杀灭效果,但对成熟的孢囊却没杀灭效果, 只能起抑制萌发作用,一旦条件合适,孢囊会立即萌发,重新对鱼体寄生。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治疗卵甲藻的作用机制是,铜离子与病原体的蛋白质结合成蛋白盐,形成沉淀,以阻止病原体的生长繁殖,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鉴于硫酸铜能够引起鱼类肾组织坏死,破坏其造血组织,增加鱼类的肝脂肪,还易残留,蓄积在鱼类的鳃、肌肉和肝内,并妨碍肠道的吸收功能,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铜离子蓄积威胁水产品安全,所以不能连续使用。
淡水浸泡与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联用可以同时对卵甲藻及其孢囊作用,之后用海水冲洗池底将从鱼体脱落的孢囊冲出养殖池,可在最短时间内减轻对鱼体的损害。成鱼养殖时可用硫酸锌0.8g/m3和硫酸亚铁0.3g/m3和1%阿维菌素可湿粉100g/亩,混合化水遍洒。
预防措施:(1)降低密度、生态养殖。降低密度可以减少养殖的自身污染。在入冬前加强肥水,让鱼类在多优质藻和多益生菌的肥水中过冬,可以有效限制病原体的生存空间,遏制淀粉卵甲藻的流行。(2)定期换水,清新水质。在冬季发病高峰期,室内育苗池可定期换底部海水,冲走病原体(包囊和涡孢子),降低发病概率。注意不可盲目加注地表海水,防止被病原体污染的海水将淀粉卵甲藻带入养殖水体。(3)科学消毒。在发病期每过20~25天用生石灰(10~15kg/亩)消毒一次,可碱化水质,抑制病原体的自繁能力。在暴发期每10~15天用“三氯片”(0.5kg/亩)全池干撒一次,可氧化杀灭底部的包囊,预防该病的发生。
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生活史分成幼虫期、成虫期及包囊期。多子小瓜虫寄生在鱼体上时可进行分裂生殖,多数为不等分,且一般分裂3~4次后就不再进行了。主要生殖方法是成虫离开寄主后在水中游动一段时间,停下来在原点转动,分泌一层无色透明的膜,形成包囊,沉到水底或其他固体物上,进行9~10次分裂,一般形成300~500个幼虫,如成虫较大,则可形成1000个以上幼虫。在水温15~20℃时从包囊开始形成幼虫至破囊而出,一般需23~25h;水温3~7.5℃时,则需160h。
症状和病理变化:虫体大量寄生时,鱼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无数白色小点,故叫白点病。当病情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都布满小白点,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并同时伴有大量黏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鱼体与固体物摩擦,体表受损,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流行情况:全国各地均有流行,对宿主无选择性,各种淡水鱼、洄游性鱼类、观赏鱼类均可受其寄生。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流行于初冬、春末。但当水质恶劣、养殖密度高、鱼体抵抗力低时,在冬季及盛夏也有发生。生活史中,无需中间宿主,靠孢囊及其幼虫传播。刚孵出来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逐渐减弱;水温在15~20℃时,侵袭力最强;孵化后24h内侵袭力最强,36h后就降低。
诊断方法:鱼体表形成小白点的疾病,除小瓜虫病外,还有粘孢子虫病、打粉病等多种病,所以不能仅凭肉眼看到鱼体表有很多小白点就诊断为小瓜虫病,最好是显微镜进行检查。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姬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