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霜降是怎么回事怎么解释(霜降意味着什么)

导语:“霜降瞎撞”是什么意思?霜降为什么会瞎撞?

农谚是农民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有关农时、气象等方面的语言。是长期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马上就要霜降了,其中一句农谚“霜降瞎撞”应该怎么理解,或许能让我们更加了解霜降。小编抱着这个问题查阅了不少资料,一起来了解下。

众所周知,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霜降,也就到了冬季。气候逐渐变冷,空气中的水分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凝结成霜。霜是天气冷,昼夜温差大而形成的,故而用霜降来命名这个节气。

瞎撞,就是指毫无目的撞击,或是毫无把握的碰运气,可以理解成撞大运。此外,瞎撞还有一种解释是黄鼠的一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其实还经常会看到瞎撞子。瞎撞子是一种昆虫,金龟子的一种,因为眼睛看不见,胡乱的四处撞而得名。

这样联系到一起,“霜降瞎撞”就可以说是在霜降这个节气,人或动物之类的,毫无目的瞎撞,碰运气。为什么会这样说,我们一起来理解下。

▶其一:霜降节气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二十四节气解》里面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到了霜降这天,气温骤降,俗话说“霜降杀百草”,我们经常会在霜降这天看到草木变了眼色的现象。当然,霜降这一天并不一定会下霜,下霜常常会在霜降节气的前后。

而此时对于农民来说,地里还有很多农作物没有收,诸如在南方,霜降有这样的谚语:“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在没有到霜降前,谁也不知道究竟是霜降前降霜,还会是霜降后才降霜。

由农谚可知,霜降前降霜,稻米的产量会很低,而霜降后降霜,稻米的产量就会很高。这时候只能是看天的脸色,撞大运了。所以,就有“霜降瞎撞”之说。

“轻霜棉无妨,酷霜棉株僵。”意思是说,如果下的霜轻,棉花不受影响。可下的霜重,棉花就有很大的影响了。像是“棉是秋后草,就怕霜来早。”“早春棉,减产少,夏棉霜早不得了。”这类谚语不少,都是说明一个问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要看天气,而天气好坏,只有看运气,或是撞运。

▶其二:霜降节气,是农民很忙的一个节气。尤其是在南方,收稻谷,收红薯等等一系列农作物都需要收获,而后还要耕地播种等等。农民忙碌的场景,忙碌而焦躁的心情,可以理解为瞎撞,总之是不能停歇。就有“庄稼老汉不知闲,放下锄头拿扁担。”一说。

农谚有“霜降播种,立冬见苗。”“霜后还有两喷花,摘拾干净把柴拔。”“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种冬活忙,晚稻脱粒棉翻晒,精收细打妥收藏。”等等。可见这个节气的忙碌。

至于北方,在霜降节气,大部分都已种上了小麦,但也有忙碌的场景。小麦需要及时压水,缺苗的需要补种等等。

▶其三:霜降节气前后,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田地里日渐荒凉,在庄稼地里藏着的各种野鸡野兔,也就无处可以藏身,这时候就开始四处乱窜,乱跑,这也是没有目的的,也可以说是瞎撞。

至于各种昆虫,眼看着到了生存的最后时期,更是胡乱飞舞,也是瞎撞。

综合起来说,霜降的确有点儿瞎撞了。

霜降节气,其实也是一个很有讲究的节气。霜降过后,大部分人要逐渐穿上棉衣,准备过冬。再有,霜降后,因为天气逐渐变冷,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保暖。

在霜降节气,很多地方有吃柿子的风俗。农谚有,“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一说。还有“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吃 柿子不但可以御寒,还能补筋骨,柿子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再有,霜降早晨吃上一碗红薯粥,也是一种美味。

在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也就是说,在冬天吃补食,不如在霜降补。吃火锅,羊肉、兔肉等等,都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在霜降节气,我们应该有个充分的准备,避免瞎撞。(end)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苹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