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孟浩然的诗表达的情感(孟浩然以写什么诗为主)

导语:【纯写情也能写出感发生命——详说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总说}这首诗写大自然。山怎么样,水怎么样,都没有写,而是写古往今来盛衰兴亡的悲慨。前四句→写古今悲慨,先说普遍现象的哲理,再说具体事件的悲慨。后四句→写具体景物,与前四句的古今感慨相应和,先说同样是世间代谢的季节变化,再说具体情事。

{诗解}

一、以说明的方法→写出世间盛衰变化的普遍现象,说出哲理。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代”=更替。“谢”=消逝。人间的事物向来是更替的、消逝的。春天来了,冬天走了;夏天来了,春天走了。人也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小孩子长大了,年轻的变老了,年老的死去了。去的尽管去,来的尽管来;每一天地去,每一天地来,在来去匆匆之间,就形成了古今。

这两句写得很好→不但写出了个人悲慨,更写尽了人世间所有的盛衰变化,表现了古今循环不断的哲理。表面上看,这两句是说明,可他所说的是人世间的一个最普遍现象,所以它能给读者很多感兴。因为任何时代的读者,都在这种现象的包笼之中,因此读起来可以产生共鸣。

二、用具体事件表现悲慨→这个具体事件只用对比形式说,对比只流露含蓄的感动。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1、“江山留胜迹”:“岘山”=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南边,是襄阳名胜之一。“胜迹”→因为岘首山很有名,不仅因为美丽,而且因为结合了很多历史事迹,所看到的不只是江山外表,还有更深层的情意感受,山水之所以能成为古迹,是因为山水曾经结合了历史,有些事情值得我们纪念并传留下来。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山水更加丰富起来了,所以是“胜迹”。

是什么“胜迹”呢→晋朝人羊祜镇守荆襄,以身作则,推行教化,把荆襄一带治理得非常好,连敌人孙吴大将陆抗都相信他。羊祜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上为他立庙树碑,据说“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于是有了“堕泪碑”的说法。

2、“我辈复登临”:“复”→羊祜镇守荆襄时常到岘山上去饮酒赋诗,曾对同游慨叹古今贤良。而孟浩然说,今天我与我的朋友也来登临此山了。因为羊祜与他的朋友登临此山时,有江山依旧、人生短暂的感伤,所以现在孟浩然登上岘山,看到当年遗留下来的古迹,他其实何尝不想能够有机会做一番事业,建立羊祜那样的事功,有那样的德业流传下来,可是他没有。

三、具体景物变化→写出内心感动。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1、“水落鱼梁浅”:“鱼梁”=岘山下的沙洲。夏天下雨水深,秋天水落露出鱼梁。这句表明时节改变。季节变化能使人产生内心感动。这一句虽然是写景物变化,但它与前边的古今感慨是相应和的——“人事有代谢”就“往来成古今”,古往今来就形成了历史,而雨水从深到浅这种季节的变化,也是人世间的一种代谢。

2、“天寒梦泽深”:这里的“深”有两个意思→①云梦泽的水很深;②遥远。已经是寒冷的秋天了,从岘山上俯瞰下面,可以看到云梦泽在那么遥远的看不清楚的地方。

四、用了典故的具体情事→隐藏着个人感慨。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羊公碑尚在”:“碑”=“堕泪碑”。多少年过去了,多少季节消逝了,在古今的盛衰代谢中,在春秋的季节变化中,羊祜的碑仍然在这里。“碑”还在,可是羊公呢?羊公早已经作古了。

2、“读罢泪沾襟”:因为羊公不在了,所以当我读了堕泪碑的碑文后,不由得泪落沾襟。“泪沾襟”有两种可能→①羊公这么好的人已经不在了,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将来,都难以找到像羊公这样值得人们怀念的人了;②孟浩然是因感慨自己一事无成而落泪→人家羊公虽然死去千百年,可他的碑还在这里,而我孟浩然却无成。不管哪一种可能,孟浩然没有说,他只是告诉我们→他处在这种情境之下,就流下泪来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面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