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广府粤语地名文化特色有哪些(岭南广府粤语地名文化特色有什么)
导语:岭南广府粤语地名文化特色
原创 牛汝辰
广府文化区基本上属粤语方言区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西江流域和粵西地区,是岭南占地最大的一个文化区。司徒尚纪认为本区曾是南越人的主要居地,有着深厚的南越文化积淀层。明代以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加上长期对外开放,中外文化在这里交融整合,形成以商业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元文化结构,在地名上也充分反映了这一文化区域特色。
1.壮语地名数量多、分布广
南越人后来有一部分演化为今日壮族人,其所操壮语亦从古越语发展而来。壮语地名有通名在前、专名在后的所谓齐头式命名方式,在文化内涵上也异于汉语地名。留存至今的主要有如下几类壮语地点。
(1)那字为起首地名集群表示稻作文化
壮语那字的汉语意意为水田,为稻作文化的一个标志。据研究,那字地名有90%集中在北纬21°—24°,主要位于河谷和三角洲平原。除广西广泛分布以外,主要集中在粤西和琼雷地区,其他地区较少,粤东则很个别。在本区内阳江有那峒、阳春有那阳、恩平有那吉、开平有那坡、台山有那扶、番禺有那都、清远有那落、新兴有那康、高要也有那落等。显而易见,土著居民早就以种稻为生,其后土著被汉化或他迁,而那字地名仍作为底层文化保留至今。
(2)洞(同、垌)、夫(扶)、罗、冲、濑、猛、冯、封等起首地名表示自然实体或区域
洞字地名本指山间谷地、盆地或群山环抱的小河流域,后演化为某个血缘氏族居地,含义有所扩大。例如:隋唐时粤西冼夫人“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万余家”(《北史》卷91,《列女》)。司徒尚纪认为洞也成为历史上古越人留居地常见地名,主要分布在北江以西,粤东已很少见。
在广府地区台山有洞美,新会有洞角,阳春有大洞,阳江有高洞、隋洞、儒洞,深圳有南洞、白花洞、高应洞,中山有梅花洞等。按壮语地名齐头式结构,洞字应在地名起首,但现在被加上一些修饰语,显示与后来汉人到来冠以新含义有关。夫(扶)字作为壮语地名通名,汉译意为山。据近年出版《广西壮语地名选集》粗算,其在广西多达数百个,与广西地形多山有关,三国至唐宋间在粤西地区这类地名用于行政建置,如刘宋时晋康郡有夫阮县(今罗定境内)、东晋时有夫宁县(今广西藤县北)等。
罗字地名大量散见于广东省内各地,但粤东很少,以粤西南较多。在本区的阳春有罗银,阳江有罗琴山、罗引山,粤中有罗岗、罗林、罗溪、罗坑、罗仔、罗秀等。西江流域有罗定、罗镜、罗坪、罗逢、罗孔、罗荔、罗罗求、罗冲等。粤东则以饶平罗坑为代表。冲字地名除了小河意义以外,也有类似洞字含义,也广见于本区。如顺德有冲鹤,新会有冲塘、冲廉、冲茶、冲花,从化有冲岭,台山有冲洋、冲华、冲柴、冲云,封开县有冲等、冲陵等。濑字地名《汉书·武帝纪》曰:“濑,湍也,吴越谓之濑,中国谓之碛”,即河滩之意。它也是壮语地名,为《广西壮语地名选集》收录,但在东江、粤东北和粤东地区不流行。而本区在阳江则有上濑、下濑、西濑等,与阳江曾是俚人分布区有关。两粤交界地区有猛封为起首的地名,有人认为可能是壮语地名。汉置猛陵、封阳、冯乘、冯岗、冯溪等县,属苍梧郡。这些壮语地名意为“地方”“区域”“地区”。
(3)“蓢”字地名表示地平耕地
广东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不少地名称为“蓢”有的写为“塱”,有的写为“㙟”,有的写为“朗”,写法虽有差别,在粵语方言里一概读为lɔng6。有的甚至写为“浪”(粵音为lɔng6),发音亦极接近。这些地名中被名为“大朗”(㙟)(塱)的特别多。
广州北郊江高镇有“大㙟”,新会古井区有“大朗坡”。东莞市东南部有“大朗”区。中山市三角区有“大朗基”。番禺县市桥镇之南有“大㙟涌”。鹤山市址山镇禾南区有“大塱”,雅瑶区与桃源区之间有“大朗”。新兴县有“大塱坑”,集成区东南有“大㙟”。云浮县附城镇之南有“大㙟”,附城镇西面亦有“大㙟”,高村区之南有“大㙟坑”,阳江市城区南有“大㙟”。封开县七星区深六地段有“大浪”村。若再加上广州市东郊萝岗乡的“大塱”,增城县西宁区之北“大㙟”,顺手拈来不下16个。香港新界区有元朗。深圳市有塘蓢村,黄蓢迳。东莞市大朗镇附近有松柏朗,黄草朗;大岭山区西南地段有水浪等。
“蓢”(塱、㙟、朗、浪)这类地名,不管地处河边或濒临海洋岸畔,或处于山冈丘陵之上,或处于小岗小丘之旁,或在平原地区里,其原意乃指那一片低陷的平平的可耕地而言。
至于为什么呼之为“蓢”(塱)(㙟)(朗)(浪)?这与广东方言有关。(蓢)音在今天粵语方言里仍有其特殊的表意。例如:把一些长型的东西头部和尾部垫起而又平平的,粤语方言称之为“塱起”;将湿衣服用竹竿串着张起来晾晒,粵语谓之“朗衫”。用于大饭锅里放平作为蒸小菜的竹架子,粵语名做“饭正朗”。
“塱”(朗)音实际是在低处将物平平地架起之谓。就今天“壮侗语族”各“语支”语音来看,他们称一些低陷的地片,其音全是近似于“朗”音。壮语呼为lom1,布依语为lɔm5,西双版纳傣语为lum5,德宏傣语为1om5,侗语为lɔm6,仫佬语为lɔ:P8,水语为lәm6,毛南语为1әm2,黎语为Kw2lok7。
就壮侗语族八个语支这样发音进行追溯,可以看出原始壮侗语族的发音,是有其共通之处。古南粤语支,乃从原始壮侗语族分化出来的一个语支。“蓢”音(包括塱、㙟、朗、浪)地名的发音,又与壮侗语族八个“语支”这个平平低陷地片(lom1、lɔm5……)发音相接近。我们认为这个“㙟”音乃古南越语音的遗留,而以汉字标音,构成为广东中部和西部地名中的通名。其原意乃指低陷的平平的可耕的土地地片而言;山冈丘陵上低陷平平可耕的地片为“山蓢”;水网之区下陷的、水源特别充足的、可耕的水田为“蓢田”。
2.反映图腾文化地名普遍
古岭南人尚鬼,宗教、迷信风气盛行,形成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图腾文化,反映在地名上多以鸟、鸡、狗、龙、蛇、鳄等动物图腾命名,他们的居地或活动地域中山川风物,隐喻着他们的追求与希冀。这类地名在岭南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本区属于后一种情况,是图腾地名覆盖主要地区之一。
古越人盛行鸡卜,现今黎、壮族人仍有此遗风,故鸡崇拜在农耕发达地区也很盛行,以鸡字为起首地名见不鲜。其分布格局与鹤地名基本一致。如广州有鸡心岭、鸡心岩,从化和花都有鸡枕山,顺德有鸡洲,中山有鸡肠滘,东莞有鸡岭、鸡笼山,深圳有鸡庙,博罗有鸡麻地,新兴有鸡田,郁南有鸡林,云浮有鸡山等。
3.水文化地名占优势
广府文化区多为水乡泽国,河道纵横,低地遍布,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极大,故反映人类对水资源的认识、开发利用以及防洪治涝活动的地名甚为普遍。这类与水有关的地名是蓝色文化的一部分,在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河网地区占地名中的优势。
它们很多属壮语或后来形成的粤方言地名,凡带有涌(冲)、㙟、坭、㘵(埔、步)、漖、滘、沥、榃、基等字为首的地名,即属蓝色文化地。涌(冲),即河,广州城内有西关涌、东濠涌,花都有芦苞涌,佛山有佛山涌等。水沟曰滘,广东不少地区有此类地名,但不及珠江角洲常见。广州附近有沥滘、新滘、横滘、增滘、顺德有北滘等。田边水沟曰圳,除了深圳,广州有圳口南,南海有梅圳,三水有圳东,德庆有圳边,封开有圳田、圳竹等。
古越人以舟楫为渡河工具,在地名上通用步(埗)、埔、甫、埗等表示津渡码头。宋人吴厚处《青箱杂记》说:“岭南谓水津为步。”这类地名在北方固然绝迹,在岭南山区也较少,但广见于水网和依靠河流交通的地区。广州有十八甫、黄埔、增步、盐步,花都有官禄埗,深圳有上步,皆为货物转运码头或渡口,反映商业文化兴盛。
宋代以降,在西江沿岸和珠江三角洲各地,为取得耕地和防洪治涝而大规模围垦,于是以围、基为首尾的地名大量出现,如珠江三角洲有桑园围、长利围、赤项围、罗格围、景福围、龙利围、大有围等。所筑基堤也不少,广州即有长堤、东堤、西堤、黎家基、水松基等,也是水文化的一种反映。
说明:为适应大众科普平台的需要和习惯,原著中的参考文献一律省略,请读者见谅。
本文内容由小薇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