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具体(西域三十六国都有哪些)
导语:历史上的西域三十六国(1)
楼兰(鄯善)、且末、疏勒(今属喀什)、精绝、龟兹(今属库车县)、尉犁、婼羌、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秆、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今属乌恰县)、姑墨(今属阿克苏县)、姑师(车师)、墨山、劫、温宿(今属乌什县)、莎车、小宛、尉头、危须、焉耆、狐胡、渠犁、乌垒。
1.楼兰古国
楼兰古国遗址
楼兰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今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遗迹。
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国,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消失,共持续800多年的历史。
2.且末古国
且末古国遗址
且末古国位于且末县城西南约6公里的老车尔臣河岸台地上,海拨1,273米,遗址地表无植被,已沙化,且末古城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由于诸多原因,且末古城如同楼兰、尼雅古城一样,成为世人神往和渴求探险之地,所不同的是且末古城却鲜为人知,更具神秘色彩。
3.疏勒古国
疏勒古国遗址
疏勒国为汉初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由于地处交通枢纽之地,是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汇合点,亦是中西文化的最大交汇之处。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中原文化在这里交流融汇。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土,疏勒是首站。
疏勒国,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户千五百一十,口万八千六百四十七,胜兵二千人。疏勒侯、击胡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左右译长各一人。东至都护治所二千二百一十里,南至莎车五百六十里。有市列。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也。疏勒是西域古国,著名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位于今天的新疆喀什噶尔,居西域丝路南、北两道的交会点,是东西交通的主要进出口。
4.精绝古国
精绝古国遗址
精绝国是西汉时期中国西部一个比较小的城邦国家,位于尼雅河畔的一处绿洲之上。西域36国之一。接受汉王朝西域都护府统辖,国王属下有将军、都尉、译长等。精绝国以农业为主,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商贾云集,繁华富庶。东汉后期,精绝国被日益强大的鄯善国兼并。后来,受魏晋王朝节制。唐朝时其都城尚存,称尼壤城,清代称为尼雅城。尼雅在清代为于阗县所属村庄,《和阗州总图》称作尼牙八札。1945年设廉洁镇,1949年后复称尼雅,1985年设尼雅镇。古精绝国故址在今新疆民丰县。
5.龟兹古国
龟兹古国遗址
库车古称“龟兹国”,是我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在这里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它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做“第二个敦煌莫高窟”。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 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又称丘慈、邱兹、丘兹,为古来西域出产铁器之地,有名之国也。古代居民属印欧种。回鹘人到来后,人种和语言均逐渐回鹘化,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 、新和6县市。
6.尉犁古国
慰犁古国遗址
尉犁历史悠久,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城国渠犁和行国山国的领地,渠犁为汉初西域绿洲“城国”之一。西汉太初四年(前101年),将军李广利二次伐大宛灭渠犁国,不再置王,只设成都尉受理国事,故《汉书》称“渠犁城”。山国为“山居”的草原“行国”,今尉犁东部的英盖提山与兴地山之间的一处山丘上有山果石头城遗址。
现如今尉犁县行政区域面积6万平方公里,县辖5乡3镇,有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驻县团场及州直驻县单位7个,总人口11.72万人,其中地方人口6.9万人,汉族占52.2%,维吾尔族占47.6%。
7.婼羌古国
若羌古国遗址
羌族是塔里木盆地南缘婼羌国的早期居民 。若羌国王名叫去胡来王。羌是部族名,而若为羌的一支(同黄牛羌、白马羌一样),故名若羌。婼羌国原址位于新疆若羌县。若羌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隶属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全县山地占29.5%,戈壁地占29.78%,荒地占12.61%,沙漠占27.8%,湖泊占0.54%,耕地占0.02%。全县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8.戎卢古国
戎卢古国遗址
戎卢国,王城名叫卑品城,据史书资料,有240户人家,1610口人,胜兵300人,在丝绸之路以南的偏远地带。有关于戎卢国的具体位置至今说话不一,有说在今天的民丰县正南面的;有说在今天的于田县境内的,于田县和民丰县相接壤,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在今天的洛浦县境内的,于田县和民丰县相接壤。但不管怎么说,戎卢国地处昆仑北麓是一定的。戎卢是一个塞种人建立的国家,以农耕为主。
在公元前2世纪至3世纪,在塔什库尔干出现过一个蝎盘陀国,这是个佛教盛行的国家,居民后来发展成了塔吉克族,这个传承是比较可信的。但是蝎盘陀国到底是不是由当年生活在帕米尔高原的塞种人发展而来的,因为那一段历史出现记载上的断裂,真实情况不得而知。
9.扜弥古国
扜弥古国遗址
扜弥国,古西域国名。又名枸弥,扜罕、宁弥;都城为扜弥城。后被精绝国所灭,改名为宁弥。
《汉书.迂弥国传》载:“扜弥国,王治扜弥城。去长安九千二百八十里,户三千三百四十,口二万四千,胜兵三千五百四十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各一人,译长二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三千五百五十三里,南与渠勒,东北与龟兹,西北与姑墨接,西通于阗三百九十里。”
扜弥国都城是扜弥城。后被精绝国所灭,改名为宁弥。扜弥国在西域南道十国中人数最多,对外交往也较多,故有译长两人。其分布地在今民丰县正西的于田县,而扜弥城又在于田东北。
西汉时,扜弥国先后属西域都护和西域长史管辖,东汉阳嘉四年(公元一三二年),敦煌太守立前王宗族成国为拘弥王,嘉平四年(一七五年),戊已校尉西域长史辅立拘弥侍子定兴为王。三国时属魏,后附于寘。
10.渠勒古国
渠勒古国遗址
渠勒国 ( 在今策勒县南部山区 ) 是当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王治鞬都城,去长安九千四百五十里。有310户人家,2170口人,胜兵300人。渠勒在西域是个较小的国家,为防止外敌入侵,国民崇尚武艺。公元前27年,渠勒王接受了汉朝的印绶,按照汉制授予官职。据当地老人传说,当时的渠勒古国灌溉便利、水草丰美、生态优越,生产结构以农为主,兼营畜牧。短短百年间,因战乱和自然等原因,土地大面积沙化,耕地、草场被流沙掩埋,渠勒古国被迫搬迁。距今约620年以前,热瓦克同样演绎了1300多年以前的悲剧。一场大风卷着漫漫黄沙一直刮了40多个昼夜,人畜、草场、农田全部在狂风中被黄沙掩埋。再次搬迁,成了策勒古城无奈的选择。现在的策勒县城就是第三次搬迁的位置。
各位看官老爷整合不易帮忙点赞吧!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莉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