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注册结构题库(注册结构考后审查)

导语:结构注册考试,审图题总结

剪力墙审图题解题

抗规6.1.10 规定: 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

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10 二者的较大值。其他结构的抗震

墙,房屋高度大于24m 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

1/10 二者的较大值;房屋高度不大于24m 时,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

3 )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

伸到计算嵌固端。

高规7.1.4 条,10.2.2 条有相似规定。

题目中需要审核的墙体一般位于底部加强部位或者上一层,这是为了与高规

7.2.14-1 配合考察,该条规定:一、二、三级剪力墙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大

于表7.2.14 的规定值时,以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

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应符合本规程第7.2.15

条的规定;抗规6.4.5-2 有类似规定。

一般考题根据题干要求,会判断中该墙体需要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图中出题

点也是往往根据约束边缘构件的构造要求展开考察:

(1)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要求见抗规表6.4.5-3,高规表7.2.15,

混规表11.7.18。

(2)约束边缘构件纵筋构造要求(最小直径,根数及最小配筋面积)。规

范条文见抗规表6.4.5-3,高规7.2.15-3、混规11.7.8-2 亦有相似规定。

(3)箍筋间距: 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规范条文见抗规表6.4.5-3,高规

7.2.15-2、混规11.7.8-3 亦有相似规定。

框架柱审图题解题

我国多地均有抗震设防,故题目一般结合抗震考察。框架柱一般可从纵筋和箍筋两大方

面核查图纸是否正确:

(1)纵筋最小配筋率ρmin,验算是否满足As/bh≥ρmin,规范条文见抗规表6.3.7-1,

要注意钢筋及混凝土等级、四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40m 框架结构或>60m 其他结构中

的框架柱);高规表6.4.3-1,混规11.4.12-1,若非抗震见混规8.5.1。

(2)纵筋最大配筋率ρmax,验证是否满足As/bh≤ρmax,规范条文见抗规6.3.8-3,柱

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 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

1.2%;高规6.4.4-3 规定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5%、不应大于6%,

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高规6.4.4-4 规定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 的柱,其单侧纵向受拉

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混规11.4.13 条规定框架柱、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

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mm 的柱,纵向钢筋的间

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 时,柱每侧纵向钢筋

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混规9.3.1-1 规定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

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整体而言三本规范规定基本一致,高规提出了非抗震不应大于

6%的规定。对考试而言,此条基本都能满足,一般最小配筋率不满足的情况居多,不过这

里也要注意。

(3)柱加密区箍筋(最小直径、最大间距及肢距)。规范条文见抗规表6.3.7-2,要注

意柱根的单独规定,同时抗规6.3.9 条关于柱箍筋全高加密的几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考试

经常结合此知识点综合考察。高规见表6.4.3-2;混规见表11.4.12-2,都有相同规定。肢距

要求,抗规6.3.9-2 规定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

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至少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

采用拉筋复合箍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钩住箍筋。高规6.4.8-2 及混规11.4.15 有相似规

定。当然,规范对于箍筋体积配箍率也都有要求,但是考试作为审图题,一般不会让考生计

算,题目中会说明已满足其他计算要求。

(4)箍筋非加密区配置:抗规6.3.9-4 规_______定柱箍筋非加密区的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

求:

1)柱箍筋非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50%。

2)箍筋间距,一、二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0 倍纵向钢筋直径,三、四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5 倍

纵向钢筋直径。

高规6.4.8-3,混规11.4.8 亦有相同规定。

梁审图题解题

我国多地均有抗震设防,故题目一般结合抗震考察。梁一般可从纵筋和箍筋两大方面核

查图纸是否正确:

(1)纵筋最小配筋率ρmin,验算是否满足As/bh≥ρmin,规范条文见高规表6.3.2-1,

混规11.3.6-1,若非抗震见混规8.5.1。

(2)纵筋最大配筋率ρmax,验证是否满足As/bh0≤ρmax,规范条文见抗规6.3.4-1,不

宜大于2.5%;混规11.3.7 条规定同抗规;高规6.3.3 条对此规定略有不同,不宜大于2.5%,

不应大于2.75%,当梁端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5%时,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

的一半。注册考试不同于设计,一般不宜即为不符合要求,但高规此处的特殊规定也涉及过

考题,需要看题目具体分析。

(3)梁端截面底部和顶部面积比:抗规6.3.3-2 规定除满足计算要求外,一级不应小于

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混规11.3.6-2、高规6.3.2-3 有同样规定。注意此处只是对支座

做出规定,跨中不用满足此要求,只按照非抗震要求控制即可。

(4)相对受压区高度ξ:抗规6.3.3-1 规定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

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此处

要计入受压钢筋的贡献,同上条,此处规定针对梁端,跨中无要求。高规6.3.2-1,混规11.3.1

有相同规定。

(5)直径:抗规6.3.4-2 规定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

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

面柱弦长的1/20。高规6.3.3-3 有类似规定。

(6)通长筋配置:抗规6.3.4-1 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小于2φ14,且分布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

于2φ12。高规6.3.3-2,混规11.3.7 亦有相同规定。

(7)箍筋(加密区直径、间距及肢距;非加密区间距及配箍率):抗规表6.3.3、混规

表11.3.6-2 及高规表6.3.2-2 对于箍筋最小直径、加密区长度、最大间距均有规定(尤其注

意当ρ>2%,表中箍筋直径应+2mm,此处反复考察过多次);混规11.3.8、抗规6.3.4-3 及高

规6.3.5-2 提出了箍筋肢距的要求;高规6.3.5-1、6.3.5-4 及混规11.3.9 要求非加密区箍筋间

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 倍,且提出了最小配箍率要求。

(8)此部分也考过“下列哪种钢筋最符合规范要求”之类题目,若上述各项均没有问

题,还可考虑从“强柱弱梁”及经济性方面入手。

来源于峰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