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不惹事也不怕事什么意思(不惹事不怕事)
导语:为人处世:不惹事,也不怕事
有一句话叫:不惹事,也不怕事。
不惹事,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关照,它是和谐的,是中庸的,是持和平态度的。很多人理解为安分守己,或者,叫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不怕事,是一个人应对事情的态度,真正做到不怕事,是需要用到个人智力结构和行事的原则底线的。
只做到前者,大多数时候,是明哲保身,与世无争,但在有些时候,可能就显得“事不关己”、“人心冷漠”。只做到后者,你有可能成为一个抱打不平、行侠仗义的人,但也可能被人耻笑为“管闲事”、“愣头青”、“出头鸟”。
所以,要做一个相对中和的人,就只能是自己不惹事,但一旦有事,也不怕事。这样的人,才能张弛有度,进入较高层级的社会角色系统中。
那么,那些怕事的人,到底有什么样的症结,让他们最终选择冷眼、闭嘴、旁观?
01
第一大症结:大多缺乏智力资源的支撑。
你去看,那些遇到事情,就躲起来的人,他不管这事会伤害他人,还是会伤到他自己,他都只选择不发声。或冷眼旁观,撇清自己,或忍气吞声,唯唯诺诺。这样的人,大多数是因为智力资源支撑太过薄弱。
智力资源指什么?
包括常识、知识、思辨能力、逻辑能力、质疑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等等,说到底就是看清事态的能力,并能对事情做出精准的分析判断,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简而言之,就是能够以“兵不血刃”的方式,朝着尽可能解决问题,减少多方损失的方向,积极正向地迎接问题,解决问题。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智力资源是达不到这个层级的。因此,一部分人选择蛮干、硬上,两败俱伤,或者体无完肤,被人玩死。一部分人看见过这种蛮干被玩死的,就只能选择退缩,畏惧。
所以,生活中,那些软弱怕事的人,大多是不清楚要怎么办,该怎么办,也就是不知道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哪里。
因为未知,所以恐惧。
因为知之甚少,所以容易陷入生存焦灼。
02
第二大症结:大多精于利弊权衡。
有一部分人,尽管拥有不错的智力资源,但是,在利弊面前,往往选择沉默。
这里的利弊,不仅仅是是否能获得实际的利益,以及利益的大小。更多的是,你因为选择不怕事,所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比如个人的社会声誉、前途,以及尽可能不要引火烧身,惹祸上身、一身骚之类的。
这类人,他们往往会选择沉默,呈现出来的就是急冲冲地撇干净自己,装出一副“我不知道”、“我不懂”、“我无所谓”、“我没关系”、“不要扯上我”之类的面孔。
他们遇到事情,不管这事与自己有没有关系,只要权衡过,发现弊大于利,就赶紧躲得远远地,不参与为妙,哪怕被欺负一下,也当无所谓。
这类人的怕事,实际不是真的怕事,而是工于算计,善于权衡。说好听一点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难听一点就是“无利不起早”。他们不管事情本身的性质,也不关心事情的发展,他们只关心不怕事背后,对他们到底有多少利害关系。
只要害大于利,那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坚决不当出头鸟,坚决不惹事,坚决隐匿消失。
每个人,遇事,都会有自己的应激反应。有些人,选择冲上去,有些人选择往后跑,都是一种生命本能。这些本能,来源于一个人人生的阅历和遭际。
有人愈战愈勇,有人见缝插针,有人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有人攀附,有人折戟。
一切,没有对错,没有是非,只有利弊。
03
说到底,怕不怕事,都是个人选择。
只是,有些选择做多了,路可能就越走越窄了。
第一种怕事之人,是天然原因,是短时间内不可逆的。因此,也往往比较可悲。他们需要的是唤醒,是自我成长,是有一颗向阳而生的心。
面对这类怕事之人,你会很痛苦,因为,认知这东西,会根深蒂固,要改变,一定需要巨大的生存所迫。
第二种怕事之人,是后天养成,是见过人情冷暖,见过世间部分规则的人。因此,他们常常智力清醒,但始终被利害关系左右,始终又有着兔死狐悲的不安感,对于部分人而言,也是会比较痛苦的。因为,很多时候,需要隐忍,或者,需要与对方沆瀣一气,所谓叛徒吧!
而这一类怕事之人,你却会害怕,因为,你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倒戈,什么时候会变节。而你可能会吃到回马枪。
第一种,是历史上的大部分人。
第二种,多数是书生。
只是,强劲有力的脊梁,都是需要有不惹事的向往和平的悲悯之心,更需要该亮剑时就亮剑,有勇有谋不怕事的智慧与世间大道。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姿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