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为什么夏天钓鱼(钓鱼为什么要等发窝才开钓)

导语:从这两个层面告诉你,为什么夏季钓鱼,用发酵饵,诱鱼效果才更好

夏天气温高、水温也高,在白天的大多数时间段,鱼会因为高温,鱼口都不咋地,同时,小杂鱼的活性足,饵料味型稍浓,不管是什么味型的,都会被小鱼抢食。

所以,在夏季钓鱼,用素饵,似乎就成为了必选,但是,用素饵钓鱼,有两个缺点是非常明显的。

1、素饵诱鱼发窝慢、鱼口迟。曾有老鸟做过实验,分别用麦粒、玉米粒、红薯块等本味十足的素饵打窝做钓,养窝十几天才有连续的鱼口,因为咬钩的鱼体型都不小,足以证明,素饵钓鱼,发窝实在是太慢了。

2、素饵不贵,但是使用的数量非常庞大,奢望几斤、十几斤素饵就能将鱼群诱进窝子里,这无疑是痴人说梦,起码要准备几十斤,甚至百十斤的素饵打底,且不说费用几何,费时费力就是最大的缺点了。

在不同的季节,钓鱼用的饵,讲究是不一样的,归根结底,可以提炼成两句话,第一句,是应季满足鱼的需求,第二句,是应季符合鱼的食物味型。这两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

一、应季满足鱼的需求

不同的季节,水温不同,鱼的生理习惯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春季的鱼,一冬天没有进食,加上水温开始回升,马上就要进入繁殖期。

对食物的需求,就是尽可能地补充大量的脂肪,哪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高,那么鱼就会优先进食哪种食物。

在春季,尤其是产卵期前的鱼,基本上就没有荤食鱼、素食鱼的说法,即便是草鱼,也会吃荤腥的饵料。

到了秋季,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鱼也会疯狂摄食,主要的对象,也是各种能补充脂肪的食物。

到了冬季,大多数淡水鱼会进入冬眠状态,少量还有摄食行为的鱼,也一定会优先进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二、应季符合鱼的食物味型

理论上说,鱼的生活区域是相对固定的,所以食物的类型也是固定的,但是,这并不代表鱼的食物味型,一年四季都是一样的。

在春季,水藻、水草、虫卵就是鱼的主要蛋白质来源,所以藻腥味、虫腥味的饵料,在春季钓鱼,鱼口更为活跃。

到了夏秋季,水温适宜,水中的生态链比较完善,所以鱼并不缺乏食物来源,相对比较挑剔,对安全性更为重视,所以,草腥味的饵料、酵酸味、腐臭味的饵料,更符合鱼的正常食物味型。

到了冬季,鱼没有活性,水中的生物链也都没有活性,大多数鱼进入冬眠状态,是不进食的。即便是有进食欲望的少数鱼,对食物即便上也不怎么挑剔,能吃,能找到,有营养,就足够了。

之所以要加个能找到,是因为冬季水温低,水中的微生物活动也大幅降低,所以饵料味型的传播效率,其实是很糟糕的,这也是冬季钓鱼,饵料味型一定要浓郁的原因之一了。

做到以上两个符合,在夏季钓鱼用的饵,其实最合适的味型,就呼之欲出了,就是酵酸味,这又是为什么呢?

1、味型符合

前文所述,鱼在夏季,食物并不稀缺,这表现在方方面面,不管是水草的根系,还是水草的茎叶,亦或者水中的浮游生物等等。

但是,正因为夏季的水温偏高,所有的食物在水中浸泡时间久了,都会腐败、发酵、发酸,这是一种物理现象,而且是夏季、秋季所独有的的物理现象。

在初夏,这种酵酸味的饵料诱鱼尚属一般,气温一旦上升到30度,什么酒香、腥香的饵料,诱鱼效果统统都不如酵香、酵酸味的饵料,就是这个原因了。

2、发酵味的饵料,是最安全的食物

除开肉食鱼,大多数杂食鱼,对食物的最高要求,就是安全,也正为这个要求,所以夜间的鱼比白天的鱼好钓。

就味型而言,发酵味的食物,也就意味着在水里泡的时间够久,所以就足够安全,当然,同是发酵味的饵料,大鱼和小鱼,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所谓小鱼喜香,大鱼喜酸,也就是体型小的鱼,喜欢的是酵香味,体型大的鱼,喜欢的是酵酸味,这也是夏季用饵的指导意见了。

但是,发酵饵也就是夏秋季使用效果不错,入夏时,秋季霜降之后,再使用发酵饵,效果就也不行了。

此外,酵香和酵酸的差异,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区分,用水果发酵制作出来的饵料,就是酵香味,偏甜。如果使用谷物发酵制作出来的饵料,就是酵酸味,偏酸。当然,这个说法也不一定精准,但是,肯定是适用于大多数水域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楠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