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模架钢管扣件计算(什么是扣件式钢管支架)
导语:钢管扣件式支模架深化
一、深化清单二、设计原则及例图1.结构平面图
深化点 (1)标明超限板尺寸、位置 (2)标明超限梁尺寸、位置
深化原则
(1)标明超限板和超限梁尺寸、位置,删除多余的尺寸标注等。(2)标明支模架搭设区域范围。
结构图
2.支模架平面图
深化点 (1)立杆分布:包括纵距、横距(2)水平杆分布(3)水平剪刀撑分布 深化原则
(1)立杆的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200mm;对高大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mm。
(2)模板支架搭设高度超4m时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超8m时应在扫地杆层加设水平剪刀撑。
支架平面图
3.支模架立面图
深化点 (1)纵向剖面:包括立杆纵距、步距、竖向剪刀撑分布 (2)横向剖面:包括立杆横距、步距、竖向剪刀撑分布
深化原则
(1)①立杆的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200mm;对高大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mm。②模板支架底层步距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大于1.8m,高大模板支架步距不宜大于1.5m;③当支撑脚手架局部所承受的荷载较大,立杆需加密设置时,加密区的水平杆应向非加密区延伸不少于一跨;非加密区立杆的水平间距应与加密区立杆的水平间距互为倍数。
(2)模板支架搭设高度超4m时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5m~8m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斜角宜在45°~60°之间。
支架立面图
4.梁剖面图
深化点 (1)立杆基础 梁剖面图(2)垫板、可调底座布置(3)立杆间距(重点在于梁底立杆布置)、步距(4)扫地杆、水平杆布置(5)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布置(6)可调托撑、钢管、方木、底模、对拉螺杆布置
深化原则
(1)①搭设场地应坚实、平整,并应有排水措施;②对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土或楼板,应进行加固处理。
(2)①混凝土结构层上宜设可调底座或垫板;②可调底座的底板长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50mm,厚度不应小于5mm;③支撑脚手架的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 ,其可调螺杆的外伸长度不宜大于300mm。
(3)①立杆的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200mm,对高大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mm;②模板支架底层步距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大于1.8m,高大模板支架步距不宜大于1.5m;③当支撑脚手架局部所承受的荷载较大,立杆需加密设置时,加密区的水平杆应向非加密区延伸不少于一跨;非加密区立杆的水平间应与加密区立杆的水平间距互为倍数。
(4)对扣件式支撑结构,扫地杆高度不宜超过200mm。
(5)①高度超过4m的模板支架应设置水平和竖向剪刀撑,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5m~8m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模板支架搭设高度超过8m,扫地杆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②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斜角宜在45°~60°之间。
(6)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应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
梁剖面图
5.构造详图
深化点 (1)抱柱连接措施(2)高低差变化构造详图(3)剪刀撑搭接(4)连墙件构造(5)后浇带构造详图
深化原则
(1)当遇柱时,宜采用抱柱连接措施。
(2)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剪刀撑接长时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800mm,并应等距离设置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且两端扣件应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固定。
(4)当有既有建筑结构时,支撑脚手架应与既有建筑结构可靠连接,连接点至架体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m ,应与水平杆同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连接点竖向间距不宜超过2 步;连接点水平向间距不宜大于8m 。
(5)后浇带宜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后浇带应设独立支撑。
6.监测点布置图
深化点
(1)监测点布置
深化原则
(1)位移监测点的布置可分为基准点和位移监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个支撑结构应设基准点;②在支撑结构的顶层、底层及每5步设置位移监测点;③监测点应设置在角部和四边的中部位置。
(2)当支撑结构需进行内力监测时,其测点布设宜符合下列规定:①单元框架或单元桁架中受力大的立杆宜布置测点;②单元框架或单元桁架的角部立杆宜布置测点;③高度区间内测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
监测点布置图
7.砼浇筑方向示意图
深化点 (1)砼浇筑方向
深化原则
(1)混凝土的浇筑应注意均衡受载,同楼层混凝土浇筑原则是:先非高支模区域,后高支模区域;先浇筑竖向构件后浇筑水平构件;平面浇筑顺序按平衡对称,先浇筑非悬挑构件后浇筑悬挑构件,以增加高支模系统的稳定性。
砼浇筑方向示意图
三、安全计算要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