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三天不扫地什么意思(三天不收拾)

导语:农村俗语:“三天不扫地,三天不宰鸡”,是什么意思,指哪三天?

农村家庭在一些特殊的日子,能不能扫地,能不能宰鸡。人们印象最深的,也是各地最普遍的,只有一天,那就是大年初一,既不能打扫,也不能宰鸡。对其他的特殊日子,各地有各地的风俗。

“三天不扫地,三天不宰鸡”这句农村俗语,是民间风俗禁忌,既指一些特殊的时段,也指全年之中的特殊日子。其中“三天不扫地”的风俗禁忌最多,“三天不宰鸡”的风俗禁忌,相对来说就要少一些。

1、三天不扫地

“三天不扫地”在农村有很多个“三天”的讲究,下面例举一些农村各地方风俗。

一是春节期间三天不扫地的讲究

对农村来说,大多数地方只有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其他日子是可以扫的,只不过扫地时有一定的讲究。比如,初一之后的日子扫地,只能从外往里扫,而不能从里往外扫。扫地的垃圾要放在屋内存放,不能往外倒。有的地方破五(初五)那天才能将垃圾倒出门,还有一些地方要到正月十五那天才能将垃圾倒出门。

我国有一些农村,家里的环境卫生,要赶在农历年三十前就打扫干净,年三十(没有三十年分,就是二十九)、初一、初二共三天不能扫地。因此,从节日上来说,“三天不扫地”就指这三天。还有一些地方则依古俗,认为大年初三“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诸如此类,各地还有很多说法。这种风俗禁忌的说法,俗信认为,如果家里在这三天内扫地,会把家里的财运或财富扫走。

二是新婚三日不扫新房之地

很多地方风俗,新婚夫妇所住的房间,称为新房(即结婚时的洞房),新婚后的三日内是不能打扫的,有的地方则连厅堂也不能打扫。按照日子算起来,实际上是五天,因为三日后,新娘和新郎要“回门”,一起到娘家住两天。“回门”结束后,回家以后,也就意味着新婚所有的程序完成了,也就可以扫新房之地了。这种风俗禁忌的说法,俗信认为,新婚三日扫新房,名为“扫地出门”,预示夫妻分离,或者夫妻过得不长久,人们也就忌讳这样去做。

我国有一些农村则没有这种风俗禁忌,有的地方还要求第二天必须把新房打扫干净,“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种地方风俗的差异性,是很正常的事。

三是乔迁新居三天内不能扫地

这也只是部分地方的风俗禁忌,有的地方没有这种讲究。乔迁新居在农村称为“进火”,或“进新屋”。进入新居后的三天内,不能打扫新居之地的卫生,也不能动土、搞装修之类的动作。

这种风俗禁忌的说法,与春节期间扫地的禁忌一样,俗信认为,进入新居后的三天,如果扫地,会把家里的财运或财富扫走。

四是家人出门行远路三天内不能扫地

这是有一些地方旧时代的一种风俗禁忌,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旧时,出门交通不便,出远门具有很大的风险性,路途中会有各种意外的事情发生。民间俗信认为,家里有人出远门,如果家里扫地,意味着将出门之人“扫地出门”,会让路途之人遭遇不测。事实上,这里在家里的人对外出之人的一种牵挂,希望家人在路途之中平安无事。

现在农村交通发达,出门非常便捷,在路途的时间也缩短了,路途的危险性也大大降低,因此,这种风俗已基本消失。

五是办完丧事后的三天内不能扫地

通常来说,农村老人去世后,在家里办丧事期间是不能扫地的。这就要看具体操办丧事的时间。有三天以上的,有五天的,也有七天的,等等,无论多少天,家里都没不扫地。出殡的那一天,要请帮忙的人把家里的所有地方彻底清扫一遍,这就是农村人们平时所说的“扫地出门”的最初的民俗意思,即把已故的人送出门的同时,家里的垃圾也要清扫出门。现在的人对“扫地出门”用的是引申意思,一般指剥夺某人的所有财产,赶出家门。

从出殡后的次日开始计算,三天内,家里不能扫地。这种风俗禁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认为,在这三日内扫地,会把家里的财运和财富扫走;另一种说法认为,在这三日内扫地,意味着家里人很快就把老人忘记了,是对老人的大为不敬。

六是祭祖后的三天不能扫地

我国有一些农村,除了节日祭祀祖先,以及在宗祠、祖庙祭祀祖先外,也有在定期家里堂屋祭祖的习俗。在祭祖期间,家里不能扫地,祭祖完成的那天,把家里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从次日开始,三日内不得扫地。这种禁忌风俗的说法,与办丧事的说法类似。

2、三天不宰鸡

过去,农村有一句俗话:“无事不宰鸡,宰鸡必有事”。过去,农村人的生活水平不高,宰鸡改善生活是常有的事,但是对普通农村家庭来说,并不是天天过着吃鸡鸭鱼肉的生活,一个月能够改善一两次生活的家庭,就算是很不错的了。就是一些比较富裕的农家,大多过着俭朴的日子,也不是每天的餐桌上都有鸡鸭鱼肉。

因此,农村才有“无事不宰鸡,宰鸡必有事”之说。鸡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鸡的读音与“吉”谐音,因此,凡是家里有重要事情的时候,都能鸡为牺牲献祭。这里的“有事”,指逢年过节祭祀、平时祭祖、新屋上梁祭天地能及梁柱、小孩出生报信献祭土地爷或城隍爷、嫁女结婚仪式、办丧事礼仪等等,当然,我国农村民众历来好客,贵客登门也要宰鸡招待。农村有一句“问客宰鸡”的笑谈,意思是说,这样的家庭不懂待客之道,家里宰不宰鸡,要去问客人,客人当然不好回答。

虽然农村宰鸡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根据人们的信仰和习俗不同,有些日子是不能宰鸡的。

一是春节期间不能宰鸡的日子

春节期间能不能宰鸡,各地风俗不一样,说法也就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年三十、初一、初二不能宰鸡。还有的地方遵循古俗中的六畜之日和人日,即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rì、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马日、初七为人日。古俗认为:“一日不宰鸡、二日不宰狗、三日不宰猪、四日不宰羊、五日不宰牛、六日不宰马、七日不行刑”。因此,正月初一不能宰鸡,有的地方则大年初一到初七,禁止宰生。

还有一些地方的民俗认为,腊月二十八、年三十、大年初一不能宰鸡。这里累加起来也是“三天”。腊月二十八不能宰鸡的原因,主要是民间有“七不打,八不冲”之说,即腊月二十七不能打糍粑,腊月二十八不能宰生。“冲”为地方语,就是“宰生”的意思。

当然,一些地方还有一些地方性习俗的说法,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二是因个人信仰不能宰鸡的日子

这种习俗主要是民间信仰佛教的人,比较典型的就是一年的三个“大九”,即农历二月十九、农历六月十九和农历九月十九,民间传说这三天为观世音菩萨的三个生日,即诞辰日、成道日、出家日。因此,民间信佛之人不能在这三天宰鸡。

另外,民间信佛的人,在每月斋日不能宰鸡,根据不同的人,每月斋日不同,有一天的,有两天的,也有三天的。

三是表示庄重和虔诚的重大事项前三日不能宰鸡

据史料记载,斋戒沐浴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这种讲究,最先是为最高统治者在登基、继位、祭奠、开元等重大活动中,都要戒斋三日。后来为民间所效仿,一般来说,人们在参加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为了表示虔诚之心,前三天要进行素食、清心和洁身,也就是所谓的“戒斋三日”,这三天“戒斋”之人的家里不能宰生,当然也就包括宰鸡在内。

3、“三天不扫地,三天不宰鸡”有没有道理?

“三天不扫地,三天不宰鸡”的说法,是旧时人们出于一种趋利避害心理的民俗禁忌,是一种原始的古老文化现象,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符号。

由于旧时科学不发达,人们尚未用科学方法分析未知事物,对事物本质缺乏认知,因此,对某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惧心理,从而采取一种消极防范性措施。这些民俗禁忌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自然也就有愚昧和迷色的成份,但是在民间得到人们普遍遵守和认同。“三天不扫地,三天不宰鸡”这种民俗禁忌,放到自然科学面前是毫无道理,也是没有科学可言的。

如今的农村,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化,像“三天不扫地,三天不宰鸡”也就逐渐消失。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民俗禁忌,在农村一些人中依然存在,尤其在一些老人中尤其突出。而现在的农村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

因此,对一些地方的民俗禁忌,我们可以不信,但还是要尊重。尊重他乡民俗也就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以免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俗语说:“入境问俗,入国而向俗,入乡而随俗”。我们到他乡去做客或者旅行,还是要打听当地的风俗禁忌,不说犯忌的话,不做犯忌的事,更不能提出犯忌的要求,如此,才能使主客双方相处融洽。

本文内容由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