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颠颐的意思(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导语:颐卦:颠颐大概是放粮赈灾的最早记录吧?

《周易》第二十七卦颐的卦象是上巽下震,《大象传》解释为“山下有雷,颐”,对应的自然之象是山下打雷,比喻非常忙碌喧嚣的场面。

《诗经·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中以雷喻喻忙于政事的君子,与此卦有义近之味。

颐,初义为腮帮子;咀嚼食物时腮帮子动作最明显,故引申为吃,又引申为提供食物,供养;在本卦指大型赈济活动。

卦辞:

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翻译:

占问吉祥。百姓围观放粮赈灾。希望百姓通过自力更生获得食物。

前一卦大畜讲述春耕之后组织春畋,聚集民众以振民心。古时春末夏初即进入“青黄不接”的时期,也叫“春荒”。同时雷雨渐丰,山洪频发。这段时间百姓生活尤为艰难,需要统治者组织救济。《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

颐在卦辞中是放粮赈荒的意思,“观颐”指众人围观官吏放粮。“自求口实”是号召百姓要靠自力更生得到粮食。口实,近似于《诗·大雅·生民》中“克岐克嶷,以就口食”的“口食”,但更强调短粮之时,口中有食比口中有言更重要。

颐,放粮赈荒

爻辞:

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翻译:

你不去给百姓找出路,倒来看我放粮,有凶险。

放粮赈荒,不对丘邑百姓征集赋税。放粮之时,征伐有凶险。

不征赋税只放粮,占问的结果是有凶险。十年内都不要再这样做,没好处。

放粮赈灾,吉祥。百姓们眼巴巴的指望着,没有抱怨。

不向百姓征集赋税,居贞吉祥,不可远涉大川。

遵从放粮,物资紧张。吉祥,利涉大川。

初九“朵颐”指放粮,“朵”形容放粮可观。“观我朵颐”的主语是“尔”,代指殷商统治者。“灵龟”为祭祀占卜之器,殷人重龟,周人重筮。“舍尔灵龟”是暗讽殷商统治者不给周人提供切实的帮助。

六二“颠颐”强调是统治者放粮给底层百姓。按统治者的观念,应该是百姓交粮来供养统治者,现在是统治者倒过来放粮来供养百姓,所以言“颠”。“丘”是周朝早期的行政单位之一,《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经于丘”主要是对丘邑征集赋税。拂,违背。《诗经·大雅·皇矣》:“四方无以拂。”“拂经于丘”意思是不对丘邑征集赋税。放粮之时,自顾不暇,征伐之事当然凶险。

六三“拂颐”是“拂经于丘之颐”的缩写。对国家而言,拂颐只出不进,不利于国力的补充,当然“十年勿用”。

六四“虎视眈眈,其欲逐逐”形容领救济的人十分踊跃,十分渴望,呼应卦辞“观颐”。

六五“拂经”即六二“拂经于丘”,对百姓居家有利,但国家实力有损,故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之“由”是遵从、遵照之义,《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上九之厉是物资紧张之义。物资紧张仍按旧例放粮,更显周王仁德,故“吉”。

象辞“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意思是遇到困难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节不是节约,而是管控。“慎言语”是就初九而言。

关注我,可以读到其他卦的分享,给你一个全新的周易世界!

本文内容由小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