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书中认为什么是道德行为的高标准(中庸中提倡的道是儒家之道)

导语:为什么说“中庸之道”是儒家最高道德标准,但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达到标准实在难矣!这必须从“中庸之道”的精髓要义说起。

朱熹认为读儒家四书应最后读《中庸》,可见它的高度和深度。读《中庸》,悟“中”之圆,“庸”之方,“中庸”把儒家思想精髓的道理运用最恰当、最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古籍经典文言文使很多人望文搔头,觉得难读难懂难理解,我的研习方法是沿着:原文→翻译→析义→领悟的路径,自觉从中收获匪浅。

请看《中庸》如何阐发“中庸之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咱们先说说文中字义:这里的天:是指自然的天。命:是赋予的意思,不是指富贵、贫贱、寿夭等命,而是指个人的禀赋。性:是人性,人的本性。率:遵循,按照,沿着。道:道路,途径,引申为规律、法则、理念。修:修养、修德、节制、修行。教:教化、教育,包括了礼、乐、刑、政等等,不是宗教的教,如果理解成宗教,那就离题万里了。须臾:片刻,一点点儿。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的本性而行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中庸》开宗明义先讲天命,这里讲的命,不是富贵贫贱,寿命长短的人命,而是每个人都有自然形成的,含有道德内容的性命。人人遵循各自的性,在日常生活中,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就是规矩,也是常规,这就是道。

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做君子的要有君子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有做儿子的样子。在其位谋其政,该做什么,就作出像什么的样子,作出榜样。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字义:不睹:看不见的地方。不闻:听不到的事情。独:独处(自己一个人)或独知(自己一个人知道的事情)的时候。

译文: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在别人听不见的地方也要有所戒慎畏惧的。越是隐秘的事情越容易被发现,越是微细的事情越容易显现。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万安更加谨慎。

这里阐述了“慎其独”的问题,要求人们加强道德自觉性,谨慎地修养自己即使自己认为没有人知道,别人听不见、看不清、猜不着的时候都必须独慎。比如说,小到爱占小便宜,大到暗示收红包,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认为做得天衣无缝,只有你知我知,殊不知凡事一定会有第三者知道,这个第三者就是天,天就是自然规律。所以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即是。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字义:中:指不偏不倚,不能理解成“中间”的中,那就很肤浅了。中(读音zhong四声)节:符合法度,也可理解为中用,中的。和:和谐、和睦,不乖戾。达道:天下古今必由之路,也指普遍规律。

译文:喜怒哀乐各种感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必须普遍遵循的规律。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万物的生长就枝繁叶茂了。

这一段原文是《中庸》全书的中心思想,在说一个人在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的,不偏不倚的,所以叫做“中”。喜怒哀乐总是要发露、表现出来的,但发出来必须有节度,无过不及,这就叫做“和”。人人都达到了“中和”的境界,整个社会大家都心平气和,社会和自然界很和谐了,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中庸之道”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中庸之道是为人处世,个人修养方与圆完美结合的运用。

“中庸”“中和”是历来儒家学者研习讨论的焦点,要义诠释百花齐放,争芳斗艳。许多儒家学者对“中庸之道”的概念和命题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丰富多彩,细致入微,富有哲理。

朱熹对“中庸”定义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不偏不倚”出自《中庸》的“中立而不依”,《尚书.洪范》中的“无偏无陂”;“无过不及”,出自《论语.先进》。朱熹用“平常”解释为“庸”,比喻中庸的合度性、日用性。执两用中,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真正恰到好处,选择好了,善于运用,这是一种修养,一大智慧,一种崇高境界。

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个人修养行为的最高准则。

王阳明说:“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意思是:喜怒哀乐这几种情感在本体上是自然中和的。人们只要人为地加了一些别的意念,就会出现过度或不足,于是就成了私欲。王阳明认为,中和是不偏不倚,谐调适度,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只要能以良知为主宰就可以做到中和,反之,就会失控,成为私欲。

“中庸”“中和”都是以“诚”与“中”为基本的哲学概念,叙述的是圆和方的表现程度与方式,是“致良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时中:时:时刻,随时,随处;随时而处中,每时每刻守中。小人之中庸也:程颐、朱熹、王阳明皆解释为“小人之反中庸也”。忌惮:顾忌、畏惧、害怕、顾虑。

孔夫子说:君子能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合度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无所顾忌肆意妄为。

“中无定体,随时而在,随遇而安。”也就是说中是处于变动不居之中,需要随时处中,这就是“时中”。“时中”与“在中”是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但都是“中”,只是有已发与未发之别。

君子中庸,随时戒慎恐惧,处于如履薄冰,所以能体现中庸,得了“中庸之道”。君子与小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小人不知修养,任意妄为,自然就无忌惮而走极端,背离了“中庸之道”。

子曰:“中庸其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最好的修行了吧!但人们很少能够做到,这种状况已经很久了!

正因为中庸之道是最高德行,所以难以把持,不偏不倚,过无不及,在两端中寻求适度。行是践,明是知,动静云为中,知行合一,怡到好处,当然是很难很难的了。

孔子曰: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之中,却不知道如何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也不能坚持下来。

领悟“中庸之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尽管一个人的修为要达到中庸的程度如此之难,但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明白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所得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笃实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

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会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会从容面对生活,不会一味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

明白了中庸之道,对不如意之事可以一笑而过,不计较平常得失,宠辱不惊。

明白了中庸之道,我们或许成不了大事者,但能从实实在在,平平凡凡中讨生活,获得心满意足的乐趣。

正是“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人生的最大幸福不在于占有,而在于追求的过程中。在人生的路上不断地向前修行,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