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货币的里程碑是什么(古代货币出现顺序)
导语:古代货币的里程碑
秦始皇于西元221年统一中国,废除了战国时代形制不同的旧币,实行以两铢为单位的货币,并以法定的形式把硬币的形状固定下来。
在我国硬币发展的历史上,“半两”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货币制度。圆型方孔钱是我国自秦以来和东亚两千多年来形成的钱币的基本形态,是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的东方钱币文化。
在国博上“数”钱,从“秦半两”开始,一直到汉朝“四铢五两”。
1、秦半两
战国中晚期,秦、齐、燕等国不同程度使用过方孔圆钱。自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起,秦国开始行用半两钱。考古发掘发现与半两钱同时出土的还有两甾钱。秦规定二十四铢为一两,两甾即十二铢,与半两之重相同。秦统一六国后,统一半两币制,每枚钱合秦制十二铢。
2、汉代半两钱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王朝,史称“西汉”。西汉继承了秦代的货币体系,铜钱沿用半两钱制。由于汉初经济凋敝,实行休养生息与铸币权下放的政策,并以秦钱重难用为由,允许民间铸造减重的半两钱。
自高祖元年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前206-前118年),币制改革六次,铸造过八铢半两、五分半两、文帝四铢半两、武帝三铢和武帝四铢半两。
汉初半两 汉初汉高祖刘邦在高帝元年至五年(前206-前202年),因秦钱重不便使用,颁布“更令民铸钱”的法令,将秦法重十二铢的半两钱,减重至三铢上下,但面文仍为半两,并允许民间自由鼓铸。
八铢半两 高后二年(前186年)吕氏集团改行八铢钱。面文仍铸“半两”而重为八铢,俗称“八铢半两”。
五分半两 高后六年(前182年)八铢半两因钱重,民不乐用,遂改行五分钱,重二铢四絫,为半两的五分之一,俗称为“五分半两”。
四铢半两 文帝五年(前175年)文帝撤销盗铸钱令,民间可自由铸钱,所铸钱均重四铢,俗称“四铢半两”。
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鉴于吴楚七国之乱的教训,景帝收回四铢半两铸造权,不准私人铸钱,只留郡国铸造。
武帝三铢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销毁四铢半两,改铸三铢钱,重如其文。
武帝四铢半两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罢三铢钱,铸半两钱。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思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