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吃铅大小有什么区别(浮漂是吃铅重好还是吃铅轻好)
导语:浮漂的吃铅和材质有什么关系,不同材质的浮漂吃铅上有啥区别
浮漂按材质分类,有巴尔衫木、芦苇、纳米、孔雀羽这么几种常用的,从漂身来看有细立身的,枣核的,两大类;而浮漂在钓组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自身浮力拉拽下面的铅坠和钩饵,整个钓组达到相对平衡时,钩+饵+铅坠的重量应该刚好等于浮漂的浮力,浮漂浮力大小,我们圈子里就叫做吃铅的大小,浮漂吃铅的大小在挑选浮漂的过程中属于很重要的条件之一,那么就材质而言,不同材质的浮漂,它的吃铅能否计算出来呢?答案是不可能的。
在正式行文之前,说一个漂厂的老师傅给的说法,浮漂在开模时,巴尔杉木和纳米漂在开模前,漂的吃铅是预估,而在开模之后,巴尔衫木浮漂的吃铅,按同批次误差普遍都在5%上下浮动,而纳米漂相对就比较固定和精准一些;而以芦苇或者孔雀羽毛为原材料的浮漂,吃铅基本上是没办法计算的,即使一个批次和另一个批次,也是要等到生产出来之后随即挑选出来批次产量的3%~5%左右综合测试吃铅,才能算出来一个大致的标准,一般都有上下限值,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巴尔衫木
首先我们说巴尔衫木的材质,据说,巴尔衫木是世界上最轻的树木,密度非常轻,在0.15~0.2之间(做个对比,水的密度是1,就不换算是立方厘米还是立方米了),生长周期极快,基本上4年就成成材,并不属于濒危树种,所以有密度就好说多了,只要学过高中物理,基本上都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出差不多的浮力值,也就是我们钓鱼人理解的吃铅量,稍微提一嘴,吃铅5g以上的浮漂大多是巴尔衫木材质的,至于为什么纳米漂不太多,看下面的。
纳米漂
不少钓友其实心里是有个疑惑的,为啥叫纳米漂,有些打断的纳米漂,掰开看看明明就是类似泡沫塑料一样的东西啊?其实猜对了;国际上对纳米材料的认定:某一种材料经过物理或者化学加工过程中,其三个维度(零维、一维、二维)中至少有一个维度达到1个纳米可容纳100个原子材料排列;而大多数注塑的纳米漂,其成分是不能称为纳米材料的,那么哪个环节是属于纳米的呢?浮漂表面的清漆涂装,有品牌背书的,有极大的可能使用纳米材料为主的尤其,小厂么,那就呵呵了,所以纳米漂之所以称为纳米,主要就是因为这涂层;听了是不是很惊喜?其成本低到让人基本上不敢多想,想多了肺都疼。因为注塑材料的密度完全有人工控制,所以和巴尔衫木一样,吃铅可控。
芦苇漂、孔雀羽漂
这两个为什么要拿到一起说呢?因为除了制作材料不一样,工艺几乎差不多;这两种浮漂的吃铅,取决两个因素,第一是作为原材料的芦苇杆(大多以南荻为主)或者孔雀羽毛能有多粗,比如小拇指头粗细的芦苇漂漂肚,单价不管什么牌子的一定都不便宜,因为大多数适合做芦苇漂的芦苇很难长那么大,或者或者一批次的芦苇都长那么大;第二就是原材料的长度。
芦苇漂是选取一截,中间不动,把两头均匀劈开,再捆扎,上胶、打磨,所以杆茎越长处理起来越麻烦,一个保养不当后期很容易漂肚皲裂;孔雀羽的浮漂则是直接劈成几瓣,误差比较小的四瓣、六瓣对在一起上胶、捆扎、再上胶,一般瓣数越少,质量越好,瓣数越多,越费事,而且同心度越差。而这两种材质的浮漂,内部是空的,不存在截止,自然也不存在密度这个说法,所以我们只知道他肯定比水轻,在没有整套工艺定型之前,谁也不知道具体的吃铅,只能根据大致的形状,有个预估,然后整批次生产出来之后,再随机抽取一定的数量来进行统计。
那么说了这么多,是不是对选用浮漂的吃铅,有个大致的评估了呢?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