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地名历史探源介绍(安乡县地名的由来)
导语:安乡县地名历史探源
1、军牧村
今焦圻镇长兴村境内,县城以北35公里。旧志载,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统兵征五溪,曾在此安营扎寨,放牧战马,故名“军牧村”。
2、晒甲山
今城关镇保堤庙境内,县城中心以东约2公里处。相传赵子龙(赵云)曾在此晒过铠甲而得名。
3、晒旗坪
今安猷乡桃花岭村境内,距县城以东约6公里。相传赵子龙曾在此晒过战旗,故得名。
4、保堤庙
今城关镇保堤庙村,距县城中心以东约1公里。据旧志载:明万历年间,安乡知县杨继韶在此建庙,祷求神灵保佑堤垸安宁,故得名。
5、鞭杆垸
今安造乡傅家村境内。在金凤当与赵寺当之间,筑堤围垸,堤形似鞭杆,故名。原是安造垸中最早的垸名。
6、青龙窖
今焦圻镇青龙窖村境内,松滋河中支东岸。河中有一长形脱洲,形似青龙卧伏,因得其名。
7、冲凤峪
今县黄山林场场部所在地,南距县城33公里。冲凤山山峪,山形似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名。
8、长蛇岭
今黄山头镇镜内。此岭蜿蜒盘折约1.5公里,形似长蛇扭动而得名。
9、金龟包
一为今安全乡高杨村境内,松滋河东支东岸,原河中有一形似乌龟的土包,雅名金龟包。另一为今安凝乡东堤村驻地,松滋河东支西岸。境内有一黄色土包,形如乌龟,雅名金龟包。
10、界沟
今安乡黄山头镇境内。从黄山山麓下来,此处有条溪沟直通虎渡河,后以此作为湘鄂两省的边界分界线,故得名。
安乡县地名源流
①南朝梁置,为义阳郡治。治所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南。隋大业初属澧阳郡。唐属澧州,贞观元年(627)移治今安乡县。元属澧州路。明属澧州。民国初属湖南武陵道。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②北周改鱼泉县置,为安乡郡治。治所即今四川万县市。后改为万川县。
③一作安昌县。唐贞观十一年(637)置,属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市西。仪凤元年(676)移于今甘肃临夏县西南大夏河东岸。天宝元年(742)改名凤林县。
④元初升安乡关置,属河州路。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北莲花乡。元末废。
(1)北周改鱼泉县置,治今重庆市万州区东、长江南岸。为安乡郡治。后改名万川县,移治今万州区。(2)元升安乡关置,治今甘肃省临夏县西北。属河州路。元末废。(2)今县名。在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濒临洞庭湖,北与湖北省毗邻。属常德市。面积 1087 平方千米。人口57.9万。辖8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为孱陵县地。东汉析孱陵县置作唐县,治今县城北,属武陵郡。东晋侨置南义阳郡,治所在今县城西南。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南义阳郡,置安乡县,又改作唐县为孱陵县。唐贞观元年(627年)省孱陵县并入安乡县,治今县城西南。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治所迁至今县城南一里处;绍兴十三年(1143年)再迁至今县城。元属澧州路。明洪武初属澧州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属常德府澧州,三十年属岳州府澧州。清属澧州直隶州。1914年属武陵道,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常澧专区,1950年属常德专区,1968年属常德地区,1988年属常德市。明隆庆《岳州府志》载,“县境左挹洞庭,右接兰澧”,因取“洞庭、兰澧诸水各安其流”之意名县。地处洞庭湖平原北部。澧水、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西支等河流及其港汊网络全境,湖泊星罗棋布,构成水乡风貌。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棉为主,并产油菜籽、湘莲、鱼、猪等。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工业有纺织、食品、化工、造纸、建材和农业机械等。岳常公路经此。澧水、松滋河、虎渡河常年通航。古迹有汤家岗、划城岗、庹家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信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