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端午节的含义和来历(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及寓意)

导语:端午节的含义、由来及习俗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古老传统的端午节,常常有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吃粽子、系五色丝线、戴香包等习俗。那么,你知道端午节的含义是什么吗?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的具体习俗有哪些?快来让95154告诉你吧!

端午节的含义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之日,所以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天中节、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

起源一: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元、湘流域。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他认为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人们用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起源二:古越民族图腾祭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百越族。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在水乡,是龙的子孙。他们的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也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的用于祭祖的节日。

起源三: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嚎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被民间颂扬。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不忍心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赛龙舟前,要请龙、祭神,划龙船时,还要唱歌助兴。

挂艾草与菖蒲

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艾草也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菖蒲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与菖蒲,来驱病、防蚊、辟邪。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又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每年五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也很多。从馅料看,有枣、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都非常流行。

系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为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因此,端午节清晨,大人们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孩子们不能开口说话。五色线不能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次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从此可以保安康。

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戴香包很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子们喜欢飞禽走兽类,如老虎、豹子、猴子、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也很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姑娘早早地就要精心制作一个别致的香包,赶在端午节送给自己的情郎。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