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海蜇养殖池塘中太阳虫病的防治方法(太阳虫对海蜇有什么危害吗)

导语:海蜇养殖池塘中太阳虫病的防治

海蜇养殖池塘中太阳虫病的防治

_于天飞

海蜇养殖业已成为我国辽东沿海地区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海蜇养殖业的逐年发展,病害越来越多,太阳虫病即是其中之一。笔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海蜇养殖池塘中的太阳虫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现将该病的特点及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一、病原

太阳虫是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辐足亚纲、太阳亚属、太阳虫目的统称,体呈球形,因有许多放射状的丝状伪足自身体伸出形如光芒四射的太阳而得名。伪足的功能主要是捕食食物,其次用于行动。当微小生物接触伪足时即被麻醉,伪足变粗并裹住食物送入体内。

太阳虫的繁殖方式主要以二分裂或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在包囊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2个或4个配子,其中半数能活动的配子与另外不活动的配子相结合。太阳虫主要生活在淡水中,随着海水富营养化加重及池塘滩质的腐败,太阳虫也大量出现在近岸海水中,池塘中的太阳虫白天漫布全池,到了晚上逐渐向岸边移动。

二、危害

太阳虫对海蜇的危害很大,凡是出现太阳虫的池塘,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繁殖,逐渐导致海蜇头部朝上,俗称“上吊”,致使海蜇死亡。

太阳虫能够导致海蜇死亡,首先它们之间存在着竞食关系。海蜇以水中的藻类、轮虫,尤其以桡足类和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为食,桡足类和枝角类又以藻类为食,而太阳虫以原生动物和藻类等为食,由此可见,海蜇、太阳虫以及浮游动物都以水中的藻类为食。

当水中的太阳虫大量繁殖时,水体会因藻类匮乏而“清瘦”,此时肥水变得十分困难,导致海蜇食物不足、体质下降,进而引发疾病而亡。

还有一种说法,由于太阳虫浑身长满放射状的伪足,被海蜇滤食后,伪足堵塞了海蜇的滤食孔,让海蜇无法正常摄食而亡,此种说法虽不确定,但不排除存在的可能性。

三、防治措施

一般在太阳虫出现大量繁殖时再用药物治疗,增加了养殖成本和风险,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所以积极预防是关键。

1.预防措施

笔者在多年的生产实践过程中观察到一个现象,太阳虫更喜欢在有机质多的水域、滩质腐败的潮沟或池塘中生存繁殖。滩质不好的池塘即使杀死了太阳虫,如果不及时调水改底,太阳虫也会反复再生。一个注重调水改底的池塘即使在换水过程中引入了太阳虫,也不会发生太阳虫大量繁殖的现象,可以做到放心换水。由此可见,太阳虫病并不可怕,是完全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的。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调水改底,建议每7~10天使用1次微生态制剂调水,每半个月使用1次底质改良剂改底。

2.治疗方法

水体中有大量太阳虫时,肉眼观察会发现水体发黑不明亮;镜检,每个视野均可见太阳虫,此时就需要立即处理,否则后果严重。

(1)调水改底。改善水质和底质,尽可能创造一个不适宜太阳虫生存的优良水环境。首先使用见效快、药残低的底质改良剂(如过硫酸钾等),第二天使用微生态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等),间隔两天重复使用1次。

(2)药物治疗。通过药物直接杀灭。①使用木质素磺酸钙0.05~0.07毫克/升全池泼洒。②使用阿维菌素在黎明时沿池边泼洒。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姿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