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宋代钱币铸造方法(宋朝铸币)

导语:历史冷知识——宋代的钱币铸造

钱币铸造至北宋达到巅峰,无论在合金配制的规范化、铸钱工艺的定型和钱文的摹写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进展。

近年来,赵匡华、华觉明、戴志强、周卫荣、水上正胜等曾先后分析了近400枚北宋铜钱,绝大多数的铜含量在62—68%之间,铅在22—29%之间,锡在7—12%之间,各年号、各钱监所铸铜钱的成分相当接近;其中,太平通宝、天禧通宝的化学成分又与《宋史·食货志》所载制度相契合。这些都表明北宋时期迄至真宗时(998—1022),铸钱工艺规范的实施是控制得很严格的。钱法大坏是始自徽宗时(1101—1125),由于军事连年失利,经济濒临崩溃,铸钱时以铅充铜、锡,钱质变劣,急剧贬值,这从实物检验也得到了证实。

铸钱工艺早期多用范铸。南北朝以后,未见叠铸钱范及其模具,且唐初已用锡质母钱。因而,学者多认为铸钱工艺从唐代起有重大的变革。就目前资料来看,北宋初年已用母钱翻制砂质铸型,其后成为钱监铸钱的常规工艺,如永通监设有“模沙”作。《宋史·食货志》记大观元年(1106)“降钱式及锡母于铸钱之路”,张世南《游宦纪闻》称“(蕲春铁钱监)用工之序有三:曰沙模作,次曰磨钱作,末曰排整作”等等。《大冶赋》:“液爰泻于兜杓,匣遂明于模印”,说明也是用母钱印制铸型的工艺。“磋之以风车之輣轧,辘之以水轮之砰隐”,则更证实在铸钱作坊中至迟在宋代,就用风力机械和水力机械来磨磋和淘洗钱坯。

铁钱始铸于西汉时期。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铸造铁钱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时期。神宗时,全国有铁钱9监,年铸铁钱88万余贯。夹锡钱则是杂有铅、锡的铁钱,而非有些学者认为的铜钱。这种劣钱本是为防止西夏等用铁钱改铸兵器而施行,在蔡京当政期间一再大量铸造,是北宋末期币政滥恶的又一例证。

隋唐以降,随着金属冶炼业的发展,大型、特大型铸件层出不穷,成为中国古代金属文化的突出标志之一。北宋嘉祐六年(1061)在湖北当阳建造铁塔,共13层,由44件铸铁构件叠装而成,总高18米,用铁近4万斤,经检验属麻口铁,含磷较高。正定铜佛坐落在河北正定隆兴寺大悲阁内。该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五代时,铜佛被焚。宋开宝四年(971),奉赵匡胤之命重建。铜佛以生铁为基座,分7节,由泥型接铸而成,高20米,重达36吨。此外,太原晋祠铁人4尊,各高2米多,其中一尊铸于绍圣四年(1087)。四川峨嵋山圣寿万年寺普贤铜像,高7.4米,重12万斤,铸于太平兴国五年(980)。著名的针灸铜人,铸于天圣五年(1027),周身标明穴位,供习练针灸之用。

宋代研习金石之风大盛,朝廷大量铸作仿古的鼎彝等器。著名的大晟钟即其一例,至今犹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赵希鹄《洞天清禄集》首载失蜡法的工艺过程:“古者铸器必先用蜡为模,如此器样,又加款识刻画。然后以小桶加大而略宽,入模于桶中。其桶底之缝微令有丝绒漏处,以澄泥和水如薄糜,日一浇之,俟干再浇,必令用足遮护。讫,解桶缚,去桶板,急以细黄土,多用盐并纸筋,固济于原澄泥之处,更加黄土三寸,留窍,中以铜汁深入。然一铸未必成,此所以为贵也。”南宋时,杭州姜娘子以铸器精巧著称,用的就是失蜡法。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