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沅简介(徐兰沅照片)
导语:徐兰沅:初学文武场者应注意的事
初学文武场者应注意的事
文/徐兰沅
初学文武场的人,必须要多做几年“下手活”。多少年来,学文武场的人当时都不大愿做“下手活”,及至“时过境迁”也就懊悔不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来谈谈:
所謂“下手活”,文场是指彈月琴和南弦子,武场是指打小锣和大锣的,学习文武场的人多弹几年月琴和多打几年小锣,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特別是未学过戏的人),因为这是打基础的时间。一个琴师不光是会拉琴就算功到事成了,主要的是要会拉戏,戏里所有的“关门过节”要全懂得,否则就空负了学习时间。比如演员的叫板,就有多种多样样,有“娘子啊……”、“就此带马”“你且听道”等等,再如,叫的是倒板,还是快板?这些必須清楚。其他如一个戏的重头场,场与场的衔接等等,这些都需要趁做“下手活”期间去熟习。京剧舞台上唱者走板不要紧,文武场走板就会乱了套。这些基础知识,决不能不重视,要知道沙滩上盖大楼,根基不深,终久会倒塌的。
学文武场的人不愿干“下手活”,就等于学武生不愿练功,基础不强,技术上发展的可能是不大的。总括起来说,在做“下手活”的期间,要注意三点:
(一)记场子:一出戏有几场,场与场连接用什么锣鼓,重头场是哪一场。
(二)记尺寸:一出戏里什么角色有什么板眼的唱腔,尺寸是快是慢,是紧是急,各个板的锣鼓“收头”和“入头”等。
(三)记牌子:一出戏里什么场合用的什么牌子,起兵是用的一堂手下还是两堂。(手下即龙套演员,一堂四人),是仁义之师还是乌合之众,两者是怎样分牌子等。
这三点是我个人在年青时学习的方法。总之,在做“下手活”期间,要多问多学,多向舞台实际学习。
再谈谈由“下手活”到“上手活”。当一个文场到做“上手活”的时候,这是一个重要关键的时候,有些人到此便自滿了,不求上进了,技术上成了饱和状态。这种琴师,就是过去梨园界称之谓“大路活”的琴师,什么也懂一点,可什么也不精。当此之时必須继续深钻下去,如打鼓的可以练各种打法的“俏头”,牌子的连接等。拉琴的就应该练弓法指法,掌握抑扬顿挫等。记得我在这阶段时真是琴不离左右,左手的茧子磨得一层一层的。我的祖母年纪大了,夜里睡不着,她总是说:“怎么还不睡呀?”夜静更深,琴码就是换上筷子还是响,因此只有等她睡熟了再练,她老人家一夜起码要给吵醒两三次,很多时间,我都是一连几夜不睡觉的。记得当时我的快板的尺寸不够快,便到处在墙上写着“要练快板”,使自己触目惊心地不敢懈怠!
总之,艺术事业是无止境的,功夫越深,技巧也就越高.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