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北宋名家范仲淹的诗说明了什么道理(北宋名家范仲淹的诗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导语:北宋名家范仲淹的诗说明了什么?

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兼四家于一身?可见其名气不同凡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他的存世名言,世人的崇拜程度可谓欲达诸葛武侯级别了。

关键他较年轻时还担任过邓州的知州,并且在邓州治所穰城修建了一座名闻天下的景观——百花洲,并以此颇为得意而作下了不少吟咏“白花洲”的诗篇。特摘抄两首:

《中元夜百花洲作》: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览秀亭诗》: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谢公创危亭,屹在高城头。尽览洲中秀,历历销人忧。作诗刻金石,意垂千载休。……

后世人肯定读之不解,问题有二:①明明他当时官拜邓州知州,为何又自称为南阳太守?②明明百花洲是建在邓州的治所穰城,为何说成南阳所有?

原来当时的邓州就是之前的南阳郡,而且在隋→宋之间的好几百年里,邓州-南阳郡这两个地名间还变来变去的: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南阳郡置邓州,治所迁于穰县,原治所上宛县改称南阳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又改邓州为南阳郡,过了没多久于唐武德二年(619年)又改南阳郡为邓州。唐天宝元年(742年)再次折腾起来,邓州复改为南阳郡,没多久唐乾元元年(758年)又将南阳郡改回了邓州。然后两百多年没变,至北宋初年改成了武胜军(首长称节度使)。于乾德年间(963-988年)又恢复了邓州。后来战败的宋割邓州与金,再后来蒙灭了金和宋,将邓州改成了南阳府……

在这频繁改来改去的几百年里,大概念的南阳(南阳郡)与大概念的邓州因地盘重合而在大部分场合都习惯性互指。当然小概念的南阳(指南阳县)与小概念的邓州(指穰城)仍不能混淆。范仲淹说自己是“南阳太守”也没有错,当时人们都清楚他治下的就是老南阳郡,而且南阳郡在民间叫习惯了,称范公就是南阳父母官更亲切些。

在隋-宋的几百年里,南阳区域大部分时间治所都在穰城。范仲淹将自己的杰作百花洲称为南阳所有,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就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的大“南阳”不一定就只指南阳县(原宛县)哦!当今的宛人后代可不能死将“南阳”一词攫为己有,不然人家穰人后代不干,范仲淹也不得同意的(他的那些充斥“南阳”之词的诗篇就是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