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毽子飞好听的歌(毽儿是什么意思)

导语:十日谈|毽儿飞 心儿乐

踢毽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快乐,随着毽子的起落,身体得到了锻炼,还培养了灵活性和协调性。

刘畊宏和他的毽子操风靡大江南北,那日,正在瑜伽垫上左脚右脚上上下下蹦蹦跳跳学跳毽子操的孙子,突然回过头来问我:“奶奶,你会踢毽子吗?”“会,当然会啊。奶奶小时候……”话题由此开始。

我们这些乡下孩子,上小学后一般都会帮着大人干活,有空就会聚在一起玩各种游戏。一个队年龄相仿的孩子有十几个,我们几个女孩子都喜欢踢毽子。

要踢毽子首先要做毽子。那时,不少人家会有几个老一辈留下来的铜板,也不知真假,反正外圆内方是铜板的样子。有一个往往拴了线挂在妈妈脖子上,那是用来刮痧的,还有的就被女孩子用来做毽子。有了铜板,我们再去找队里的大公鸡,鸡毛是毽子的灵魂。我们不把公鸡叫作公鸡,而叫“雄鸡”,有些高高大大的雄鸡还会被叫作“笃头雄鸡”。“笃头”是乡下“傻瓜”的意思,大概是形容大公鸡走路摇摇摆摆不灵活的样子。

要做毽子,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玲玲家的雄鸡,因为它长得实在太漂亮了,它有着五彩缤纷的羽毛,阳光下闪着丝绒般耀眼的光泽,摸上去细腻光滑而柔软。

星期三是“半日头”,也就是只上半天课,吃过午饭我们就来到玲玲家。大人们都下地干活去了,几个小姑娘开始追逐那只大雄鸡,要拔它身上的羽毛,可大雄鸡又怎么肯轻易就范,它撒腿飞快地跑了起来,从东场头跑到西场头,来来回回追了半天,我们依然无法捉住它,倒是个个累得筋疲力尽。

小华说:“我们得想个办法。”她从家里拿来了半碗稻谷撒在玲玲家鸡棚前,然后让大家躲到门后。大公鸡可能也跑累了跑饿了,四顾无人,便大摇大摆地走向鸡棚,低头津津有味地啄起了地上的稻谷,我们一哄而上把它按在了地上。胆大的小华抓住了鸡头,秀气的小卫揿住了尾巴,玲玲负责按住翅膀,我则开始拔它翅膀上漂亮的羽毛,先在翅膀上选了一根比较粗壮的羽毛,然后在它翘翘的尾巴上又挑了几根最漂亮的,每拔一根,大雄鸡小小的脸蛋便轻轻地抽搐一下,身子扭一扭,无奈被小伙伴们按住无法脱身。刚拔了五根羽毛,玲玲就大喊:“好了好了,拔多了要被妈妈看出来的。”

有了鸡毛,接下来就好弄了,找10厘米见方的零布,把零布剪成圆形包裹住铜板,把那根翅膀上的羽毛剪去梢部,留下2厘米根部,再剪开来变成十字星,把它缝在铜板上,这就是毽子的基座,然后把其他几根细一点的鸡毛插进羽毛管中,一个漂亮的毽子就完成了。

大家开始轮着踢毽子,也不需要培训,好像个个天生都会,只不过有的踢得多,有的踢得少,踢得多的有点骄傲,少的呢有点灰心,大家都说多练练就好了。刚开始动作有点单一,就是把毽子抛起来,然后用右脚内侧踝部接住落下的毽子,如此反复。慢慢地开始变花样,跳、磕、拐、绕,甚至转身,左右开弓,各种动作让人眼花缭乱。有时,我们也展开比赛,看谁踢得多踢得好,还为多数一个或少数一个有过争论。印象中我不是踢得最好的,也不是踢得最差的。

在不断变化的踢毽过程中,随着毽子的起落,身体得到了锻炼,还培养了灵活性和协调性。那时候我们也不懂这些,只知道做毽子、踢毽子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

岁月倏忽而逝,近半个世纪前的童年往事,如今想起,还是觉得那么有趣有味。

(胡玉梅)

本文内容由小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