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服刑期间申诉难道就不能减刑吗为什么(服刑期间申诉难道就不能减刑吗对吗)

导语:服刑期间申诉,难道就不能减刑吗?

邹敏伶:财税兼法律专业人士

一、 什么是减刑

减刑是指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法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却有悔罪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执行制度。它在肯定原有判决的基础上,根据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的表现,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将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主要是积极鼓励犯罪分子加速教育改造,又实现刑罚的目的。

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判处的刑种以及刑期没有任何限制,缓刑考验期的罪犯和被假释的罪犯都可以减刑

2、减刑的实质条件是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有关司法解释将确有悔改表现规定为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形: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3、减刑的幅度是刑法通过对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的限制来体现。即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罚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3年;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执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5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0年。

二、什么是申诉

申述是指包括罪犯在内的刑事诉讼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重新处理请求的诉讼活动。因此,对于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提出申诉的,要依法保护其申诉的权利。

三、罪犯申述是否等同于不认罪悔罪?

本人认为,不能不加区分的一概认定罪犯申诉,就是不认罪悔罪。在实践中,不管罪犯申诉的理由在法律和事实上是否成立,只要他在申诉过程当中,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积极接受教育改造,就应当认为他是认罪悔罪的,就符合减刑的实质条件。社会上有观点片面的认为申述就等于不认罪,就不能减刑的认识是错误。如果说罪犯在申诉过程中,同时无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比如违反监规、不接受教育改造等,则不能减刑。

申诉跟减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适用的条件并不是对立的。要充分利用好申诉权和减刑的机会,最大化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凡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