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原来生活中那些常说的方言字真的可以写出来吗(常用方言的字)

导语:原来生活中那些常说的方言字,真的可以写出来哦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脉络和延续,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我国是一个56个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同时又幅员辽阔,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地区,发音又往往不同,这就形成了十分特色的方言。日常交流没什么问题,要是写起来就困难多了。一起来看看哪些是平常会说,但不认识也不会写的方言字吧。

一、“斢“【tiǎo】

四川、重庆、湖北和湖南等地人们口头语言,意思是“调换,翻面儿“。

例如:1.“去把被子斢个面,再晒一下“,这里就是”翻个面儿“的意思。

2.“把你们两个的位置斢一下“,在这里就是”调换“之意。

二、“搲“【wǎ】

湖北、陕西、江苏、山东、广州等地的常用语,基本意思是“舀“

例如:“用瓢去搲一碗水来“,”再搲半碗米,锅里不够“。

三、“潽“【pū】

是个生僻字,不常用,只不过在云贵高原地区,湖北及安徽等地口头语使用较多,意思是“液体沸腾溢出来了“。

例如:“水添多了,稀饭都潽了”。

四、“渳”【mǐ】

湖北地区的口头语,“小口喝或用吸管喝”的意思。

例如:“爷爷总是喜欢一边吃菜,一边渳口酒”。

五、“敹”【liáo】

湖北及北方地区的常用语,“缝补,缝缀”的意思。

例如:“把你衣服拿来,妈妈给你敹几针”。

六、“扽”【dèn】

四川、重庆、湖北等部分地区的常用口语,意思是“迅速有力地拉动,使伸直或平整”。

例如:“把洗好的衣服拿出去晾了,衣角和袖子要扽一扽,以防干了变皱”。

七、“搊”【chōu】

字典和书本里读音为”chōu”,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读作“cōu”,“扶起”的意思。湖北等地的口头语。

例如:“他一把搊起摔倒在地上的老人”。

八、“膙“【jiǎng】

字典里解释:手或脚掌部分因长期摩擦而生的硬皮。其实就是“茧子“的意思。湖北和北方部分地区的常说的口头语。

例如:“由于常年在地里干活儿,妈妈手上起了厚厚的膙子“。

九、“滗“【bì】

意思是: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该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北方地区的人说得比较多,湖北部分地区口头语也这样说。

例如:“药熬好了赶紧滗出来”。

十、“嬎”【fàn】和“嬔”【 fù】

没点的字典里解释是“繁殖”的意思,湖北及河南部分地区的常用语,指“家禽下蛋”的意思。

例如:“看哪,老母鸡又嬎了三个鸡蛋!”

有一点的是个生僻字,现在几乎不用了,意思是“兔子的幼崽”。

方言带有一个地区浓郁的地方特色,我们千百年来形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契。更多的时候,方言是一种家乡的声音,让熟悉的人更熟悉,让陌生的人更陌生,它是地域性的代表,固执地守护着自己的文化圈子。

方言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说是一回事,写又是另一回事,土里土气的方言,土到极致,说不定是另一种“潮”呢。

注:最后这个字是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常说的口语,抱歉输入法打不出来,从一个网友哪儿截的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凡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