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会计核算的名词解释(会计核算基础概念和种类)

导语:会计基础名词解释(三)!会计核算十三大基本原则(大象网校)

​我又来分享会计的基础名词解释了,不知道你们上次的都理解了么,开始分享!

一、有用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二、一贯性原则:

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事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

三、及时性原则:

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即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请求实效,以便于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四、配比原则:

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计量和记录,而不能提前或延后,否则就会造成经营成果虚假不实。

五、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照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飞的归属期。

六、历史成本原则(原始成本、实际成本原则):

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该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

七、谨慎原则(稳健原则、审慎原则):

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该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八、重要性原则:

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

九、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十、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十一、可比性原则(统一性原则):

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现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元素口径一致,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

十二、明晰性原则(晰性原则):

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如果会计信息的表达含糊不清,就容易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歧义,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

十三、:

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只有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正确计算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

小伙伴们记住了么

本文内容由小洁整理编辑!